說起前不久孩子順利入學的事,湖北省竹溪縣泉溪鎮成佳河村村民周必清熱淚盈眶。周必清夫婦均有殘疾,家庭生活困難,孩子要上學前班卻沒錢。鎮包村干部明昌艷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積極幫助協調解決了這一問題。這是該鎮開展“知民情、解民憂,為民辦實事、每事求先行”活動的一個例子。
“從鎮領導到村干部,人人有任務,個個保民生。”該鎮負責人說。每個村干部都要包片包重點戶,每個鎮干部都要包村,每個鎮直部門都要包鄉鎮(街道)并掛鉤1個重點村(居),每個縣領導都要掛鉤聯系鎮和1到2個重點村。所有干部必須定期下村,把群眾反映的困難、意見、建議,填寫在統一印發的《民情日記》上,并積極協調落實解決。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鎮紀委和效能辦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抽查和督導,考核結果與各類評先評優掛鉤,并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大事小事都是我們的事。”鎮黨委書記柯愛民說。群眾遇到困難,首先可以向村干部反映,解決不了的,村干部及時向包村干部提交,如果還解決不了,每周一鎮黨委都會召開社情民意分析會,統一研究處理。鎮里要是難以解決,就積極與分管縣領導協調解決,并給當事人做好解釋工作。為方便群眾聯系干部,該鎮目前已發放“便民聯系卡”1萬余張。
塘坪村是鎮黨委組織委員付曉東聯系點,今年8月,他到所包村村走訪,村民周必成向他反映,因價格太低,家里4000公斤洋芋還“待字閨中”。付曉東隨即著手進行調查,發現全村約有10萬公斤洋芋還未銷售,立即向鎮里匯報,鎮黨委積極組織銷售渠道。在鎮黨委政府的組織下,村干部對農戶洋芋情況進行登記造冊。同時,有關部門積極聯系洋芋加工廠和芋商到該村收購洋芋。不到一個月,全鎮50萬公斤洋芋全部售一空。(李耀武胡遠斌)
泉溪群眾有事請找“掛鉤干部”
時間:2009-10-15 10:11:45
字體:
小
中
大
打印
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