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巖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間,又稱溶洞。在竹溪縣城附近就有一座天然形成的溶洞,在前往洛河省道公路的右側山頂,以前70年代所建設的農業寨大橋遺址附近。



從洞口入,朝下延伸,由窄變寬,兩旁是各種景觀石,洞寬約6米至8米不等。洞頂、洞壁、地面到處都是景觀石柱、石筍、鐘乳石以及層層石質瀑布,主要呈紅、黃、白三色。





進入洞內主殿,可以看見一個天然形成的乳白色觀音石像,經巖層若干年滴水形成,石像高兩米五,重達五頓以上,觀音石像輪廓逼真,石身經水滴形成的花紋,紋路清晰,微妙微翹,讓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天工巧作,鬼斧神工的杰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