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 浩
據相關資料記載,竹溪偏頭山為“北帝飛升之處”。相傳真武大帝在此修煉成仙,故有祖師爺“年年不離峨眉山、月月不離偏頭山、天天不離武當山”之說。竹溪偏頭山森林公園位于竹溪縣城南郊9公里的標湖林場轄內,總面積1884公頃,有偏頭山、標湖、孔家包、龍泉洞、三包等五個風景區。偏頭山森林公園以森林風光為主,自然景觀、景點達40多處,尤以偏頭山、祖師廟及隱真洞等最具盛名。
偏頭山石豎立山巔,與世隔絕,如一葉孤舟,亙古至今,獨在茫茫林海里固守沉寂。多少個日出日落,多少個月圓月缺,它始終保持著寧靜,任憑山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樹葉綠了又黃、黃了又綠。它習慣了,不會在乎太多。但我知道,它最終還是不甘寂寞、不甘寧靜的。它斑駁肅穆的外表下包含著許多傳說和故事。它渴望著生命,渴望著千年不變的永恒。
我想起了那個很古老的故事:山腳下的一個農舍,丈夫和妻子恩恩愛愛,丈夫勤勞,妻子賢惠。農舍前面是一片菜園,菜園旁邊是一條小溪,丈夫總是從小溪里提水澆菜。每天去小溪邊提水的,還有山上尼姑庵里的小尼姑。小尼姑白天挑水,晚上念經,木魚聲和農舍的歌聲遙相唱合。后來,小尼姑和農舍的主人熟識了。再后來,小尼姑蓄發住進了農舍,農舍的女主人則削發去了尼姑庵。
我默默回想著這個故事,仿佛看見了一個鮮活的生命。那些傳說和故事已經老去,或許,我該相信緣定三生。相約是前世的諾言,相知是今生的兌現,想逢是來世的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