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小琴
蔣家堰鎮貓子溝村與老屋同一座山梁,因為近且靜,常常是我和母親還有哥哥們茶余飯后散步必去之地。
去年正月初八與大哥,弟妹還有侄子一凡,徒步到貓子溝,發現貓子溝不僅出過煤,且幾乎家家門前都有櫻桃樹。兒時常和發小王香玲從此經過去飄水巖(畫屏山)打豬草,卻沒發現這么多櫻桃樹。或許那時樹小,不引人注目。或許那時人小貪吃,只想櫻桃,不想花。反正童年時貓子溝給我的印象就是有煤,還曾想,是不是因為出煤炭的原因,那里人被煤糊黑了,所以才叫貓子溝。

這人進中年,心上棱角漸漸被歲月之河磨平,心慢慢變得溫軟了。看到樹枝發青了,遇上朵朵含苞欲放的花蕾,都會在心里驚喜良久。從貓子溝返回后,便一直牽念那一樹樹櫻桃花。后來怕錯過了花期,遇一陰天也趕回去,陪母親專門去貓子溝看櫻桃花。一樹樹的櫻桃花,惹得我一路走,一路拍,惹得母親一路感嘆:這簡直是神仙住的地方!走到快臨進貓子溝老煤場時,一陣微風吹來,花香撲鼻,花瓣也紛紛揚揚在空中飄舞,如雪,如絮,以優美的舞姿與我作別:“明年我會再次燦然綻放,你一定要來!”返回中,我與母親說著我和櫻桃花的約定,明年花開時,我一定會如期赴約!

每次不經意說的話,母親總會放在心上。特別是到春天,老屋后坡桃花,李葉繡線菊開花時,她比我還急,提前報信,讓我回去看,總說錯過花期就看不到了。今年三月較忙,在我感覺櫻桃還沒開花時,母親卻打來電話急急的說,趕快回來,貓子溝的櫻桃花全開了。接電話時,女兒在身邊聽到了說:“我這外婆哪像位七旬老人,到像個小姑娘,這般愛花。”我知道母親不是對花情有獨鐘,是想借此我們好回去陪陪她,一路看花,一路嘮嗑,一同在大自然中享受著天倫之樂。
攝影是發現美,畫畫是創造美,雖說兩者所用工具不同,可最終都是為了與大眾分享美。自從我與大哥看到貓子溝的櫻桃花,梯田,還有水塘后,就有一個念想,做一位分享美麗的志愿者,讓更多的人知道貓子溝村,來此感受畫屏山腳下村莊的原生態美。

就因這點念想,在第107個國際婦女節頭一天早晨,我先行到貓子溝現場拍照,邊拍邊給大家發圖片,當我走過村委會來到水塘邊時,頭上的藍天白云,耳畔的喜鵲聲,還有不知名的鳥叫聲,聲聲婉轉清脆,眼前俊郎的畫屏山,黃燦燦的油菜花,還有枝頭競相開放的櫻桃花,不得不佩服大自然這位畫家,一幅清新的山水田園油畫,就在它不經意的一陣春風里一吹而成,讓我沉醉期間舍不得走。趕緊錄段視頻發給大家,說在此練瑜伽,可美了。姐妹們慌了,連呼讓我留點懸念,別把美景一下子發完了,讓她們明天來慢慢觀賞。于是,3月8日婦女節這天,貓子溝村迎來了第一批客人,近二十多人來此觀賞櫻桃花,可熱鬧了。更榮幸的是,此次活動還有十堰市攝影協會及竹溪縣攝影協會四位攝影大師,前來為我們拍照。
一株株櫻桃樹或房前,或屋后,還有在油菜地中,姿態各異,樹樹花朵燦然,朵朵花上蜜蜂嗡嗡飛舞,樹下姐妹們俏笑嫣然,擺型拍照。當然,還有重要一環,畫屏山前油菜花中練瑜伽,站立閉目祈禱,聽風聽鳥鳴,靜心安神;展臂抬腿,低頭聞花香,沁人心脾。瑜伽練罷,欣藝著一襲粉白相間的裙裝隨樂起舞,時而低眉頷首,時而揮扇旋轉。在空曠之地,在畫屏山前,在美麗的大自然中欣賞著女兒曼妙的舞姿,滿心歡喜,且心曠神怡。當地村民,聽到音樂聲也紛紛前來觀看。更是忙壞了大師們,長槍短炮,全部上陣。真是,舞者盡興,觀者歡心。

因了欣藝的飄飄衣袂,因了那響在村莊上空的古典音樂,吸引來一位農家大姐,說是來看熱鬧,順便掐把菜頭。因了她手中的白菜頭,引得我詢問:“可否給我們這二十多人做頓農家飯吃?我們付錢。”大姐滿口答應。到大姐家一看,窗明幾凈,看來是個勤快能干人,大姐老公看到我說:“你找她算找對人了,她是廚師。”聽到此話,說不出的高興。此行,不僅有美景,還有美食,美哉!樂哉!。
中午12點多,大家紛紛入座吃飯,兩席二十多個菜,干蘿卜條,面面肉,泡的酸豇豆,豬血干,酸辣土豆絲,還有白菜頭等等,盤盤菜都是大姐自家種的,自己做的。其色清爽,其味酸辣爽口,都是下飯菜,一個個邊吃邊夸贊,地道的農家菜,地道的竹溪口味。走時,存下大姐手機號,方便后期來時可提前聯系定餐。
從大姐家出來的路上,又遇上去年冬天的那位藕田承包人在挖藕,見我路過,微笑上前與我打招呼。因去年聽他說藕價跌了,今年不想種,就詢問今年他還種不。他面露難色,說暫時定不了,到時看行情。我趕忙說,你可要種,到荷花開時我們再來賞荷花多好,正好這又有現成的廚師,大家來有看的,又有吃的,出藕時,大家再來買。你可要種,這么多的梯田,全部種上藕,到夏天時,這將是櫻桃花過后,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男子點點頭,種吧,種吧,到時你們可要來看。

來時帶著大家向貓子溝行進時,看著巍然聳立的畫屏山,當時我還笑說,我們應該像西藏人朝拜布達拉宮樣,要虔誠向畫屏山朝拜。當時雖是笑說,但當你面對畫屏山時,他的偉岸,靜默,容不得你不敬他,仰他。而貓子溝村也是因了他的俊郎,挺拔為背景,再加上沒有人為破壞,保留著原生態,原風貌,所以有著與眾不同的美。只是,如果這里春有櫻桃花開,夏有荷葉田田,秋有菊花綻放,冬有梅花枝頭笑,那將不光是我們兄妹散步之地,將會成為更多人的后花園。
返回時才發現家家門前晾曬的有蘿卜條,蘿卜櫻子,我說一家人吃不了那么多吧。母親說,這是曬著賣的,經常有開餐館的人上來買。哦,這里真是風景美,人也勤快。
我們把歡笑留在貓子溝,而這個村莊,把它的寧靜,它的美麗,還有淳樸民風送給我們,期待著我們再來。我們也期望著貓子溝村一直保留著原生態,不要被破壞,并在此基礎上建設的更美,我一定會陪大家再來!
(攝影:陳公、一夫、吳曉晴、煙屏畫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