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帶動竹溪走上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綠色發展道路,推動竹溪在青山綠水中異軍突起、跨越發展,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舉建設“全省山區綠色發展示范縣”大旗,開啟了“百里綠廊、百里果廊、百里景廊”建設大幕,以此實現“綠化提質、產業升級、生態升值、農民受益”的目標,為建設“全省山區綠色發展示范縣”、“全國綠化模范縣”、“全省森林城市”、“全省林業生態示范縣”奠定堅實基礎。
為展示“百里‘三廊’”建設成果、經驗、作法,同時推動“百里‘三廊’”建設提檔升級,掀起新一輪的建設熱潮,即日起,《今日竹溪》、竹溪新聞網、老家網、《微竹溪》推出大型系列專題《記者走“三廊”》,敬請關注。
記者走“三廊”:“三廊”描繪綠色邊關
近年來,素有“朝秦暮楚”之稱的邊關重鎮蔣家堰鎮,巧借全縣“三廊”建設東風,以生態鄉鎮、宜居村莊、綠色幸福村創建為抓手,深入推進“綠廊”建設,描繪了一副綠色壯美的鄉村畫卷。



近兩年來,該鎮累計完成造林綠化1.2萬畝,綠化庭院500余戶,道路綠化55 公里,河道綠化50 公里;狠抓森林防火,多年實現“零火災”。
全民參與,掀起綠化造林的新高潮。該鎮利用短信、標語、黑板報、宣傳櫥窗、墻報等媒介,采取多種有效形式,宣傳植樹造林的新舉措、新進展、新經驗、新典型,進一步提高全鎮人民的綠化造林意識,充分發動全鎮人民參與植樹造林和村莊綠化,最大限度地調動全鎮關心、支持、參與綠化生態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推動各項綠化造林工程的順利實施,掀起了綠化造林的高潮。




為確保植樹造林和村莊綠化質量,該鎮把質量標準作為綠化造林的主要指標,切實加強技術指導,嚴格把關,提高植樹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認真組織綠化造林技術人員,深入山頭地塊進行指導和檢查,做到鎮有技術員、村有指導員,形成覆蓋全面的綠化造林技術指導體系,對各地的綠化造林實行嚴格的檢查驗收制度。結合小康村、生態村建設,把村莊植樹綠化工程與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有機結合,廣泛發動農村干部群眾,栽植環村林、街道樹、庭院果,大力推廣特色品種栽培,極大提高全鎮的植被覆蓋率。



為切實做好新造林木的管護工作,該鎮在造林的規劃設計中充分考慮三年的管護成本以及肥料、澆水、保水和支撐架、地膜覆蓋等設施,解決好干旱問題,提高造林成活率。推行綠化工程管養責任制,把林木存活率作為村主干考核的重要內容,明確各村的管養責任。認真研究加強林木管養工作的有效舉措,落實專門養護管理隊伍,落實林木管養經費,建立養護責任及考核獎勵標準,使養護工作人員明確工作責任,盡心盡力做好綠化管養工作,確保新栽樹木的成活率、保存率在95%以上。




今冬以來,該鎮把造林綠化與促進農民增收緊密結合,依托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等重點建設項目,以綠化治理、綠色長廊綠化,山體綠化、道路和河道綠化為重點,積極做好規劃設計、苗木調運和栽植工作,嚴把苗木關、整地關、栽植關、管護關,確保綠廊建設質量。把造林綠化與發展產業相結合,大力發展山林經濟,狠抓綠色產業建設,力求生態建設與促進農民增收雙贏,以藥材、核桃、經果、苗木花卉等綠色產業為主,實施大規模、高標準“綠廊”建設行動。目前,該鎮秋冬造林綠化各項工作已全面完成,新造核桃、紫薇等林木2500畝,補植補造9600畝。






![DJI_0001[00_03_16][20160505-112029-1]](http://upload.zxxww.com/2016/1230/1483105707687.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