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縣第十四次黨代會上,縣委書記余世明作了《高舉綠色發展旗幟 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的工作報告,提出了今后五年的戰略目標,規劃了建成小康竹溪的戰略路徑,描繪了竹溪未來的宏偉藍圖。
為深入貫徹落實縣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引領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上來,凝聚成萬眾一心、共謀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從而順利實現縣黨代會提出的今后五年奮斗目標。從即日起,竹溪新聞網、微竹溪對縣委書記余世明作的黨代會報告進行系列解讀,敬請關注。
縣委書記余世明:努力打造“五個竹溪”
縣委書記余世明在縣第十四次黨代會上提出:努力打造綠色竹溪、開放竹溪、創新竹溪、法治竹溪、幸福竹溪,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摘自縣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
“五個竹溪”是竹溪未來五年發展的定位,也是未來竹溪發展的藍圖。這個目標是貫徹黨中央“五大發展理念”的具體化,是推動竹溪快速科學發展的“定盤星”。
“五個竹溪”,五張名片。如何打造?
綠色竹溪
高舉綠色發展大旗,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保護優先,合理利用,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鞏固“綠滿竹溪”成果,加強封山育林、植樹造林和低效林改造,不斷提高森林質量和生態效益;實施生態保護工程,積極創建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風景名勝區等綠色名片;全力開展綠色鄉鎮、綠色社區、綠色村莊、綠色機關、綠色校園、綠色庭院系列創建活動,倡導綠色生活,推行綠色建筑,推進全域環境生態化、生活方式低碳化。同時加強資源環境保護,深入開展“藍天、碧水、凈土”行動。



開放竹溪
開放竹溪,是未來發展的姿態,也是加力發展的路徑。要擴大對外開放,大力實施對外開放戰略,謀求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大力招商引資,切實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發展的“頭號工程”來抓,堅持抓大不放小、引外不排內,引資引技并舉、招大招新并重,實行全員、全域、全產業、全方位招商,大力招商、力招大商。同時優化發展環境,牢固樹立“企業家老大”理念,尊重企業家、愛護企業家、支持企業家,為企業家健康成長提供環境。



創新竹溪
創新竹溪,是撬動竹溪發展進步的核心理念,是加速竹溪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要培育發展新動力,堅持把投資作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最積極因素來抓。要拓展發展新空間,把北部地區建成全縣人口集聚、工業支撐作用明顯、城鎮功能完善的全面發展聚集區;把中部地區培植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效益顯著的生態產品供給區;把南部山區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資源保護區。要構建產業新體系,積極發展“四新”經濟,不斷提高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



法治竹溪
法治竹溪,是保障竹溪穩健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構建全新竹溪社會秩序的總要求。要樹立法治理念,堅持法治與德治有機結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發揮法治文化在法治建設和道德教育中的引領、教化、涵養作用,增強全社會遵守法律的主動性;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認真組織“七五”普法,全面落實普法責任制,增強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引導全民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氛圍。要推進依法執政,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完善縣委法律顧問制度和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制度,不斷提高決策水平和領導能力。要嚴格公正司法,不斷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堅持司法公正、執法為民,努力建設一支信念堅定、執法為民、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政法隊伍。


幸福竹溪
幸福竹溪,是竹溪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竹溪人民的根本愿望和共同追求。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高度關注民生事業,切實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力推進精準脫貧,大力發展教育事業,著力發展文化體育,全面加強道德建設,實現發展成果人人共建共享。



藍圖宏偉,催人奮進。在縣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的指引下,“五個竹溪”宏偉藍圖一定能夠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