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敖宗祠位于竹溪縣蔣家堰鎮黃石頭村,清代建筑。占地面積約384平方米,二進一天井院式布局。前廳、后堂(僅存基址)均面闊三間,磚木結構,抬梁式構架,單檐硬山頂,小灰瓦屋面。前廳大門有貼面式磚砌門樓,四柱三間。天井青石板鋪成,四周有排水設施。
宗祠盛行于明清,尤其清中后期,大小祠堂曾遍布城鄉,但由于歷史的原因,保存完好已不多見。

這座位于洞溝河畔的民間古建筑,占地300多平方米,整體為磚木結構,四合院式布局。據居住在敖家祠堂附近的農戶敖景華說,敖宗祠建于明朝后期。據說,明朝一敖姓人當上了黃河道臺,回到敖家壩老家后出資修建了這個祠堂,還續了家譜,故有“黃河道臺敖家祠”一說。屈指算來,距今已有360多年的歷史,當屬現存秦巴老屋中的“先輩”。

文物部門的古建筑專家稱,敖家祠堂堪稱鄂西北古民居難得的實物資料,建議妥善保護和修繕。當地敖氏后人已會商,準備籌措保護經費修復敖宗祠,將其作為敖家壩生態園的一個旅游景點對外開放。

整個建筑為磚木結構,四合院式。主體建筑敖宗祠與官廳連為一體,門額上書有“敖宗祠”、“孝入”字樣。墻體由青磚平砌而成。單檐硬山灰瓦頂,兩山穿斗式構架,中部抬梁式構架,后堂壁開扇,前有檐廊。內部結構上呈現為前堂后室。堂內立柱為楠木,下部有石柱礎,形狀各異,雕飾花紋。地面鋪青石板。

祠堂前堂一般為召開家族會議,表彰及第之人或懲罰犯錯的族人的場所,后室列祖先排位。前堂正大門兩側有兩個小石獅子,石獅前有石鼓。墻上繪有大量的壁畫。官廳及祠堂各門的正上方兩側均有柱狀裝飾,表面用青花瓷片裝飾。整座建筑考究,雕梁畫棟,集木雕、石雕、磚雕于一體。可能由于偏僻閉塞,雖歷經百余年戰火、動亂等滄桑磨難,得以幸存下來,堪稱鄂西北古民居難得的實物資料。


敖氏家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