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天,竹溪家家戶戶必備香腸、臘肉、臘排骨、臘雞、臘鴨等等,過年若沒這些菜,感覺不是過年。因制作時間大多在臘月,香腸也稱臘腸。下面給大家介紹竹溪臘腸的做法。

第一步:分塊。將大塊大塊的肉分割成小塊,以方便切片為宜。

第二步:切片,把肉塊切成厚肉片。

第三步:厚肉片放進切肉機,進一步切片。肉要肥瘦相間,才好吃。切到這種程度,就可以制作了。

第四步:拌均。純手工,在一個大盆里,將肥肉與瘦肉充分攪拌均勻。

第五步:調味。這是香腸好吃與否最關鍵的一步,姜末、醬油、料酒、花椒粒、花椒粉、八角粉、胡椒粉、辣椒面、適量的鹽、味精、雞精,這些都是平時家中常備的調料,依自己品味的輕重調節。

第六步:準備腸衣。

第七步:將調料充分攪拌、揉均。這是一個累人的過程,制作者揉得滿頭冒汗,脫了棉衣。

第八步:灌香腸。沒出現機械化之前,包括現在一些農村,仍然采用手工、用一根竹竿一點一點往腸衣里灌,是件很辛苦的工作。現在好了,在手往機器的漏斗里放肉,右手邊出來的就是成形的香腸。

第九步:扎成30-40厘米的小段。一是方便晾曬,二是以后吃起來可以一段一段的從扎住的地方剪開。整個制作流程到此基本上結束,可以拿回去晾曬起來。不過回去晾曬之前先拿熱水(不能太燙)將香腸洗一遍,這樣曬出來會明亮,不然顏色黯淡,主要是上面的鹽分等東西要洗掉。

第十步:晾曬。通風好、有太陽的地方最好,陰干也行,但一定要通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