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帶動竹溪走上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綠色發展道路,推動竹溪在青山綠水中異軍突起、跨越發展,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舉建設“全省山區綠色發展示范縣”大旗,開啟了“百里綠廊、百里果廊、百里景廊”建設大幕,以此實現“綠化提質、產業升級、生態升值、農民受益”的目標,為建設“全省山區綠色發展示范縣”、“全國綠化模范縣”、“全省森林城市”、“全省林業生態示范縣”奠定堅實基礎。
為展示“百里‘三廊’”建設成果、經驗、作法,同時推動“百里‘三廊’”建設提檔升級,掀起新一輪的建設熱潮,即日起,《今日竹溪》、竹溪新聞網、老家網、《微竹溪》推出大型系列專題《記者走“三廊”》,敬請關注。
記者走“三廊”:“三廊”再塑一個新姿古鎮

豐溪集鎮一角
豐溪,一個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文明悠遠的邊陲古鎮,古稱泗水關;豐溪,一顆熠熠閃光、續寫輝煌的燦爛明珠,號稱深山“小香港”。
借“三廊”東風,再塑古鎮新姿。近年來,豐溪鎮按照全縣“百里景廊”建設要求,結合該鎮獨有的“青山滿畫卷,泗水繞古鎮”的地域特色,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帶小的原則,圍繞“打造省際旅游名鎮,扮靚生態文明窗口”的奮斗目標,定位于“山鄉水韻、古道邊關”的建設模式,大力發展以“游泗水古寨、走秦巴鹽道、聽民間故事、品貴妃貢蜜”為主線的魅力鄉村游,鎮域旅游事業蓬勃發展。


古鹽道

庫區風光


魚洞子

夫妻樹
抓規劃、打造精品點線路。豐溪境內有保存完好的古鹽道、朝陽洞、百步梯等22處市級以上歷史文物遺址,有雞心嶺、壇子口、泗水古寨、魚洞子、夫妻樹、絕龍嶺、光頂山等18個自然景點。鄉黨委政府立足旅游資源優勢,科學規劃豐溪境內自紅巖二級電站到湖北與陜西交界處的界梁子47公里7處驛站13處景點。即:合歡谷驛站(含壇子口、墩子巖、周轉寨等三個景點)→五流泉驛站→漢代古墓群驛站(含釣魚臺景點)→泗水古寨驛站→朝陽宮驛站(含夫妻樹、朝陽洞、古鹽道、流魚洞等四個景點)→渡仙橋驛站→界梁子驛站等。形成“一線穿珠”、“移步換景”的生態旅游景觀帶。

合歡谷




抓實施,建特色景觀驛站。近年來,先后投資金800萬元,對境內特色景點進行探索實施,精心打造。修建景點游步道4000多米,壇子口景點入口索橋1座,泗水古寨觀景臺2座,古鹽道修復5公里,在夫妻樹景區新建情侶公園1000余平方米,景觀石拱橋1座。配套實施完成了各景點停車廠、廁所、標識牌等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合歡谷、五流泉、泗水古寨、夫妻樹、古鹽道、渡仙橋、小界梁等景點驛站建設。依托自然國心—雞心嶺的知名度,逐步打造出從雞心嶺至豐溪鎮紅巖二級電站的生態“國心畫廊”,年游客接待量逐步攀升。今年5月1日成功舉辦了以“尋根蒸盆故里·暢游魅力豐溪”為主題的旅游文化節,當日游客達2000多人。同步發布了《印象豐溪》旅游宣傳片,為豐溪旅游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朝陽洞



抓綠化,建生態旅游示范鎮。按照縣委、縣政府“綠滿竹溪”活動要求,該鎮按照“景廊建設與綠色崛起同步,林果苗發展并重,活化造林機制,鎮村分級實施”的原則,加大植樹造林、育苗力度,突出重點綠化工程,增加造林綠化面積,提升造林綠化水平。先后調運杉樹、梭欏、山竹等各類苗木23萬株,在S238省道沿線引資造林18處3500畝,清理芭茅700畝,實施退耕還林3000多畝;新建梭欏基地2000畝,新建以杉樹為主的荒山造林2000畝,實施以山竹為主河道綠化10公里,全民義務植樹2萬多株;實施了合歡谷、五流泉、泗水古寨、夫妻樹景點及驛站綠化1300多畝;農戶按“戶平新增十棵樹”的要求開展庭院綠化美化,栽植各類樹木2000多株。建立了壇子口和朝陽洞2個生態自然保護小區。

豐溪秋色




“圍繞把豐溪建設成為鄂渝陜省際生態旅游名鎮目標,我們將緊抓全域旅游、全民旅游發展機遇,本著‘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貼近實際、適度超前’的原則,把錢用在刀刃上,把資金捆綁在項目上,通過上爭項目、自籌資金、對外招商等多種方式,保障生態旅游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力爭鄂渝陜省際生態旅游名鎮目標早日實現。”談及下一步景廊建設思路,該鎮黨委主要負責人如是說。

泗水古寨

娑羅果

云霧繚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