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農村的孩子們沒有有各式各樣的零食吃,但是他們很純真,不吵鬧,山坡是他們的游樂場,季節性野果是他們重要零食之一。家長們也盡量用勤勞的雙手為孩子制作一些容易存放的食物,來豐富孩子們寄宿生活,而“苞谷花糖”就是小時候大家愛吃的零食之一,紅薯糖很甜,包谷花極脆。

紅薯糖,也不是家家戶戶能夠做好的。把紅薯清洗干凈,略加切塊,放入鍋內煮熟,加切碎的麥芽,過布籬水,再熬。這時在鍋內放一繩,盤于鍋底。當你用筷子挑一點,輕輕張開中有薄如紗的糖稀,用嘴輕輕一吹,能夠吹出一極大的泡時,那糖就熬好了。收火待冷。

炒苞谷多用河里細碎沙粒,大小如米粒,炒出的包谷脆硬香糯,少開花多裂紋。炒畢鍋里是一片黃籽,鐵包谷籽咧。少數人家用鹽炒,那鹽炒過苞谷后,可以留著二年再炒花生瓜子什么的。鹽炒的苞谷多花,一粒粒黃黃的苞谷籽,在鍋中翻動時,不時發出清脆的聲響,啪啪啪啪的,白花花翻卷著,一如一朵小小的梅花,苞谷皮脫落開來,僅僅一絲系于包谷底部的嘴上。隨著翻動的鐵鏟,苞谷花越來越多,一鍋都成為白色的花啦。

紅薯糖制成放好,把苞谷炒成苞花捏成團,便做成了苞花糖。過去,苞花糖也曾作為贈送親友的禮品與款待親朋的過年小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生活的豐富,年催繳物品中,苞花糖逐漸淡出。現在只有一些農村年齡較大的人還會做些苞花糖,供孫輩們嘗嘗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