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竹溪鄂坪,我想很多人第一幅入腦的畫面便是“黃花溝”。誰叫這里風景如此美呢!春夏秋三季,來這里避暑的人絡繹不絕。
在竹溪人的心中,黃花溝的瀑布美總有一種說不出的美。

黃花溝位于鄂坪鄉上高橋村境內,距縣城25公里,是一處集避暑、觀光、休閑、度假的原生態旅游景點。景區內山清水秀、環境怡人,既有潺潺流水,又有高崖飛瀑,既有奇山怪石,也有原生態竹林,年平均氣溫25℃,空氣含氧量高,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避暑、休閑、養生勝地。


其次,便是貢木。

我縣的貢品文化首推貢木,而作為貢品的金絲楠木,就出在鄂坪鄉慈孝溝村。史載,明嘉慶三十七年(1558年),故宮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不幸被大火焚燒。其構件遭遇嚴重損壞,皇帝為維修故宮,下令湖北光華知縣廖希夔采伐楠木。廖知縣歷經艱險,終于在竹溪縣鄂坪鄉慈孝溝采得。高興之余賦詩一首,命典史華亭人瞿華鐫刻在巖壁上。 詩曰:“采采皇木,入此幽谷,求之不得,于焉躑躅;采采皇木,入此幽谷,求之既得,奉之如玉;木既得矣,材既美矣,皇圖鞏矣”。字體圓潤渾厚,剛勁有力,內容反映了當時修建皇宮在此尋找采伐木材的情形。現在的北京故宮午門,左右闕門、左右順西宮之一的永壽宮等處使用的木材,其中就有出自竹溪慈孝溝流域的楠木。



如果說鄂坪,那最忘不了提及的就是鄂坪水庫。

鄂坪水庫,水清魚肥。


鄂坪電站建起后,形成了一個人工湖,水庫蓄水后形成了一個五星形狀的島,在藍天的映襯和青山的簇擁下,分外美麗。
鄂坪的霧。


鄂坪的霧柔美且妖嬈。鄂坪因龍王埡和厥山夾匯灣河而形成小氣候,所以在相對封閉的狹長地帶,其形成的霧以平流霧為主。在狹長地帶,霧就象白色的絹綢飄逸在兩山之間;在寬闊的山口,霧就像巨大的蠶絲被覆蓋在眾山之間,小山頭就像小荷才露尖尖角,在濃霧中只露一個小尖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