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 見習記者 王麗君 段銳 報道:一口特制大鐵鍋端上桌,滾沸的紅油“咕嘟”作響。薄至透光的魚片在熱浪中微微卷曲,宛若綻放的花瓣。食客們筷子起落間,隨之而來的是一聲滿足的喟嘆:“就是這口老味道!”
汪濤,一位將異鄉熬成故鄉的“鄖西女婿”,用20年時間,在竹溪煮出了一鍋人間煙火。他開的這家“哇哇叫片片魚”,如同這升騰的鍋氣,早已深深嵌入本地人的味覺記憶。


探店實錄:一鍋沸騰的“江湖”,二十年不變的“根”
步入店內,麻辣鮮香的誘人氣息撲面而來。食客的談笑、廚房的鍋鏟聲與沸騰的“咕嘟”聲交織,構成一幅生動的市井圖景。

這里的招牌,是時間淬煉出的味道?!捌~”的極鮮哲學,藏在后廚的每一個細節里。食材只選優質的淡水草魚與財魚,堅持“活魚現殺”,從水池到餐桌,爭分奪秒。手藝源自重慶嫡傳并加以本土化改良,三十余種秘制調料如同武功秘籍,將風味深深烙進魚片的每一絲肌理。

“店名‘哇哇叫’,源于重慶方言,形容食材下鍋時活蹦亂跳的鮮活勁兒?!蓖魸忉尩?。這道菜與經典保留的“燒雞公”,共同構成了店里的味覺雙子星,一口鍋便能滿足食客的多樣選擇。

這家店的另一核心競爭力在于“穩”。員工團隊工齡動輒五六年,早已與老板親如一家。他對員工的要求很簡單:“把顧客服務好,衛生做好。”而店內的熟客中,不乏吃了近二十年的老面孔,甚至完成了從“父母帶著來”到“帶著自己孩子來”的代際傳承。
在物價普漲的今天,汪濤依然堅持“壓低利潤、價格實惠”的經營理念。“讓顧客吃得安心、舒心,他們自然會常來?!闭沁@種樸素的商業邏輯,為他贏得了大批忠實的回頭客。
創業紀實:從“異鄉客”到“自家人”,一部小店見證的竹溪變遷史
這鍋沸騰的江湖滋味,背后是汪濤二十年如一日的堅守,也是一部微縮的竹溪商業進化史。
2005年,因竹溪籍妻子一句“竹溪生意好做”,汪濤毅然離開十堰,踏上這片陌生的土地。初來乍到,當地人的“厚道、實誠”給了他最初的溫暖與信心。第二年,“炎龍大蝦”夫妻店開業,區區8張桌子,便是他夢想的全部疆域。

創業初期,妻子在十堰陪讀,他曾“一個男人撐起一家店”,體會過獨自堅守的孤獨。2022年,雄心勃勃進軍安康開分店,卻遭遇疫情重創,損失慘淡。“那時,我老婆在竹溪、安康、十堰三地連軸轉,壓力大到無法想象?!被貞浲簦Z氣平靜,卻道出了無數小微創業者的共同艱辛。

從“炎龍大蝦”到“甲天下燒雞公”,再到如今全面升級的“哇哇叫片片魚”,店名與菜品在變,但內核始終未變:誠信、品質與親力親為。
他也學會了與時代共舞。曾經堅守線下、不做宣傳的他,如今開始研究抖音,拍攝短視頻,推出“一人食”“兩人食”外賣套餐。更讓他欣喜的是,竹溪文旅的蓬勃發展,尤其是店面靠近新晉網紅地標“武陵不夜城”,為他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異地客源?!巴獾乜驮絹碓蕉嗔恕?,這簡單的一句話,成為竹溪城市能級提升的最佳注腳。
他親眼見證并參與了這座城的蛻變:“剛來時,門前一片寂靜。現在河堤建起來了,高樓、商業街拔地而起,老街也變身熱鬧非凡的武陵不夜城。”
夜幕降臨,淅瀝小雨中,仍有顧客冒雨前來,店內燈火通明。那濃郁的煙火氣,不僅來自沸騰的魚鍋,更來自一個外鄉人與這座小城相互滋養的溫暖。

談及未來,他計劃在武陵不夜城開設分店,將這份承載了二十年功力的美味帶給更多游客。但他鄭重補充道:“可以開無數家店,但我永遠不會放棄最初的這家店,因為它是我夢想開始的地方?!?/p>
從8張桌子到200多平,從異鄉客到自家人,“竹溪就是我的家,早已扎根?!蓖魸洜I的不只是一家餐飲店,更是一個關于信任、堅守與融合的生動樣本。它升騰的,是撫慰人心的日常;見證的,是一座鄂西小城奔騰向前的發展脈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