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國慶、中秋假期,面對持續陰雨天氣,竹溪縣以一系列真誠、細致的“寵客”舉措成功應對挑戰,文旅市場展現出強勁的韌性與活力,整體運行呈現出“人氣旺、消費熱、服務優、安全穩”的喜人局面。全縣以“寵客”之心營造優質環境,以“留客”之誠激活消費潛力,實現了口碑與市場的雙豐收。
假日文旅市場展現新業績
10月1日至8日,全縣接待游客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分別比2024年同期增長15.98%、15.56%。“寵客”效應在核心景區得到集中體現:武陵不夜城單日游客突破19萬人次,創歷史新高,登頂十堰市景點好評榜TOP1。星級飯店平均出租率92.11%,較上年同期增長12.3個百分點。重點賓館酒店及特色民宿持續“一房難求”;核心商圈餐飲上座率始終保持高位;重點區域停車場“一位難求”。這一系列現象,正是竹溪“真心寵客、誠意留客”所換來的市場積極反響,“小城有戲?慢養竹溪”文旅IP影響力持續提升。
假日期間,全縣文旅市場繁榮有序、平安穩定,未發生重大旅游服務質量投訴、安全事故及負面輿情。省文旅廳在每日發布的全省假日文旅市場綜述中,連續6天對竹溪縣特色文旅活動與服務保障工作予以點名表揚。
假日旅游市場彰顯新特點
文旅融合深化,體驗產品成為主流。各景區著力推動靜態文化資源向動態、可參與的體驗產品轉化,其本質是以更優的產品來“寵客”。武陵不夜城在堅持兩大情景劇晝夜交替演繹的同時,新增國潮百戲、非遺打鐵花等特色表演,單日游客量創歷史新高,發揮了文旅引流龍頭作用。鄉村旅游呈現多元化、品質化發展態勢,兵營穆柯寨景區沉浸式古風場景、肖家邊電影小村“觀影+紅色研學”套餐、鄂坪黃花溝的農事體驗等項目各具特色,滿足了游客差異化需求,體現了以豐富供給“寵客”的思路。
夜間經濟強勁,全時消費格局構建。夜間消費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通過延長服務時間吸引“寵客”,武陵不夜城豐富夜間消費場景,東門老街“古風夜市”集聚人氣,“一河兩岸”綠道成為夜間休閑熱門去處;免費夜游巴士高效串聯各核心消費節點,是“寵客”模式在空間與時間上的延伸,推動了“日游+夜娛”全時消費格局的形成。
區域協同顯著,客源互引實現雙贏。跨省文旅協作協同發力,其背后是以開放姿態“寵客”。節前在陜西西安舉辦的文旅推介活動成功吸引了合作意向。假日期間,跨省免費公交持續發揮紐帶作用,來自陜西省的游客占比穩定在60%以上。關埡楚長城景區互動活動七成消費者來自陜西,生動體現了區域聯動、資源共享的“大寵客”效應。
“寵客”行動匯聚市場強動能
強化統籌部署,預熱市場氛圍。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假日旅游工作,節前周密部署安排。縣文旅部門牽頭策劃“禮贊豐收?共祝國慶”十大系列主題活動,并在武漢、西安等重點客源城市開展推介,提前向潛在游客發出“邀請函”,是主動“寵客”的前奏。
深化產品打造,提升游客體驗。積極推動旅游產品從傳統觀光向深度體驗轉型,其核心是以沉浸式體驗“寵客”。武陵不夜城增加互動項目,穆柯寨、關埡楚長城等景區開發沉浸式產品,讓游客成為“主角”。針對陰雨天氣及時調整方案,則體現了以靈活應變“寵客”的誠意。
優化服務保障,落實惠游政策。圍繞“惠游竹溪”主題,聯合多部門推出“首違不罰”柔性執法等八大惠游政策,系統化落實“寵客”行動。
暢行“寵客”:開通免費夜游巴士并配備隨車講解,延續跨省免費公交,設置“雨期便民箱”,開放62處機關單位內部停車場。
暖心“寵客”:在高速路口、景區入口等重點點位提供多元化志愿服務,成立24小時應急專班,確保游客訴求及時響應。
柔性“寵客”:實行“首違不罰”柔性執法,營造寬松友好的旅游環境。 這些全鏈條的便民服務,切實提升了游客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加大宣傳推廣,塑造文旅品牌。構建多層次、立體化宣傳體系,其目的是以真誠溝通“寵客”為核心。通過系列專題報道、網紅達人攻略、定制主題歌曲MV等方式,全方位展示竹溪魅力。縣融媒體中心系列報道、微信推文、指南攻略及短視頻累計瀏覽量超2000萬次,為武陵不夜城定制的《武陵夜未央》MV成為動人的“聲”名片。
筑牢安全防線,護航文旅市場。安全是最大的“寵客”。節前開展全面安全專項檢查,假日期間針對降雨動態研判風險,對存在安全隱患的8個景區果斷采取臨時關閉措施,并由公安、應急等部門專班堅守重點區域,加強疏導管控,為游客提供了安心、放心的旅游環境,筑牢了“寵客”的堅實底線。
“雙節”落幕,秋韻正濃,這個假期,竹溪以山水為骨、非遺為魂、服務為基,讓每一位游客都收獲了專屬的秋日記憶。黃花溝的紅葉已漸染紅、武陵不夜城的非遺戲韻正待相逢、竹溪美食的誘人香氣已縈繞街巷,小城竹溪的四季驚喜永遠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