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一縷晨光爬上竹溪東門的飛檐,還未散盡的晚間煙火便隨著月宮池朦朧的霧氣,一同點燃了這條過早長街。
“炸洋芋”是關鍵步驟之一,先將刮得溜光水滑的洋芋切成滾刀塊,待鐵鍋燒得發亮,放入土豆,“滋啦”一聲,金黃的土豆在鍋里翻滾,冒出細密的泡泡,漸漸鍍上琥珀色的脆殼。“要炸到鍋底結出薄脆,洋芋才會外焦里糯,做出來的飯才會香!”代元金時常回想起媽媽教他炸土豆的身影,兒時的記憶在心頭泛起漣漪,美食隨著技藝的傳承講述著時間的故事,醞釀著兒時的味道。
秋天正是瓜果飄香的季節,根據時令,老板代元金還會加入新摘的四季豆、豌豆和胡蘿卜等,這些蔬菜都是自家種植的農家菜,純天然、無污染。土家洋芋飯聽起來簡單,但制作過程卻并不簡單。備好各種食材后,在鐵鍋里倒入適量農家菜籽油,等油熱后,放入炸好的洋芋塊翻炒。直到土豆表面焦黃、散發出誘人的香味,再把箜好的米倒入鍋中,加入適量山泉水,用大火煮開后,接著轉小火慢慢燜煮。在這個過程中,代元金會時不時地掀開鍋蓋,用筷子翻動一下米飯,確保每一粒米都能受熱均勻。
再次掀開鍋蓋時,一股濃郁的香味撲面而來,金黃的洋芋塊鑲嵌在雪白的米飯中,再加上顏色鮮亮的四季豆和胡蘿卜丁,仿佛是一幅美麗的畫卷。用勺子輕輕一拌,洋芋的軟糯和米飯的香甜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讓人垂涎欲滴,蔬菜肉類齊全,營養美味。嘗上一口,熟悉的味道仿佛讓人回到了童年,媽媽在廚房忙碌的身影瞬間浮現在眼前。店主代元金說,很多顧客都說他做的洋芋飯有“媽媽”的味道,這是對他最大的肯定。
據悉,店主代元金是土生土長的竹溪本地人,曾在外地打工,四處奔波,后來回到家鄉,懷著對美食的熱愛和對家鄉的深情,他決定傳承母親的手藝,與妻子共同經營這家店鋪。這家店的招牌土家臘肉洋芋飯、酸豇豆洋芋飯等都頗受顧客喜愛,精心挑選古法熏制的臘肉,外觀晶瑩剔透呈現出琥珀色的光澤,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入口即化;酸豇豆也是自家泡制,酸辣爽口,解膩開胃。土家臘肉洋芋飯串起了鄉愁,很多回到竹溪的游子專門到這里吃一口家鄉味,外來客人也到這里找尋到正宗農家飯的味道。再配上免費的涼拌黃瓜、酸蘿卜、青椒燴豆醬還有農家發酵的豆腐乳,讓人欲罷不能、口舌生津,解鎖洋芋飯的新吃法,也解開了鄉愁情結。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傳統美食和地方小吃,代元金的土家洋芋飯店也迎來了四面八方的客人,有本地的老主顧,也有慕名而來的游客。當人們捧著碗在小板凳上細細品味這碗土家洋芋飯時,他們品嘗的不僅僅是美味,更是一種對過去的回憶,對家鄉的思念。
一碗洋芋飯不僅承載著游子的鄉愁,更是高山沃土的饋贈,店主代元金自開店以來就一直堅守著這份傳統的味道,在他看來,這不僅僅是一門生意,更是一種傳承。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像代元金這樣堅守傳統、用心做事的人越來越少,但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能品嘗到那些充滿記憶和溫度的味道。這些傳統小吃見證了竹溪的歷史變遷,承載著對匠心傳承的敬意。
當我們在早市上看到早餐攤位前店主忙碌的身影看到他們對食材的挑剔和對制作過程的嚴謹也就看到了永不凋零的傳統味道它會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中繼續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在竹溪東門早市的煙火氣中土家洋芋飯的香味還在繼續彌漫有些味道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