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 記者 張亞楠 見習生 王曉云 報道:盛夏竹溪河畔華燈初上,武陵不夜城開啟了五彩斑斕的夜裹挾著竹溪美食的香氣。舞臺之上精彩的表演輪番上演為夏夜增添了幾分詩意與韻味游人穿梭其中,歡聲笑語不斷仿佛時間都在這熱鬧與歡樂中慢了下來。
在這充滿煙火氣與活力的街區里,有一家香氣四溢、味道純正的竹溪美食殿堂,順著五號舞臺旁的樓梯間拾級而上,便來到了武陵美食館。
走進武陵美食館,木質的方桌長凳,古樸的吊燈,墻上掛著的竹溪山水畫,深紅色調契合了武陵不夜城的整體風格,棕色調的鏤空雕花木飾、精美絕倫的紙糊燈籠、抬頭可見的手工油紙傘,讓人仿佛穿越時空,沉醉在這悠悠古韻之中。
大廳采用開放性設計,中央設有舞臺和大型電子顯示屏,小包廂則是半敞開設計,乳白色輕紗簾可隨意收放——垂下時能隔絕外界、保護隱私,懸掛起來時可清晰觀望外面的戲臺。琴音繞梁,民謠淺唱,用餐時仿佛置身畫中意境。無論是一家人溫馨小聚,還是朋友間輕松閑談,舒適自在的用餐氛圍,都讓人們盡情享受這難得的愜意時光。
武陵美食館專注于傳承竹溪本地特色菜風味,聘請的廚師都是竹溪本地人,憑借著多年深耕竹溪菜系的經驗,將竹溪特色食材與傳統烹飪技藝巧妙融合,每一道菜都浸潤著竹溪的風土人情和煙火韻味。
△武陵美食館負責人 鄭麗
這家店最不容錯過的菜品當屬竹溪蒸盆,其食材選用之嚴苛堪稱考究——高山土豆、竹筍干、香菇、嫩玉米、嫩菠菜(或小白菜)等蔬菜,與傳統煙熏土味臘蹄髈、高山散養土雞肉、雞蛋盒子共18種食材,盡數納入一盆之中。經過四小時的高溫蒸汽煨制,各種味道在陶盆里滲透交融,終成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珍饈。端上桌后,濃郁香氣撲鼻而來,令人聞之垂涎欲滴。舀一勺入口,醇厚鮮甜的湯汁在舌尖四溢,食材鮮嫩入味,讓人回味無窮。
尖椒木耳炒土雞也是店內經典招牌菜,精選深山散養土雞,肉質緊實彈牙,搭配酸辣尖椒和爽脆木耳,食材豐富多樣,味道層次分明。廚師憑借嫻熟的顛勺功力,讓每一種食材都裹滿醬汁、十分入味,無論是配米飯還是面條,獨特的酸辣風味都讓人食欲大增。
竹溪高山臘肉,作為秦巴山區特有的珍味,在武陵美食館也得到了完美呈現。從鮮肉加工到腌制存放,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控,只為讓顧客品嘗到最正宗的臘肉味道。真正的上等臘肉,煮熟切成片后,透明發亮,入口只覺味道醇香,肥不膩口、瘦不塞牙,風味獨特。可以直接蒸熟后淋上醬料食用,感受原汁原味的大自然饋贈,也可以配上鮮竹筍一起爆炒,臘肉在口中鮮香四溢、齒頰留香。
一口漿巴饃,一份兒時味,普通的食材濃縮成記憶中的味道,新鮮的玉米磨成漿后,在鍋中煎制成金黃色的薄餅,外皮酥脆不膩,內里軟糯綿密,滿口玉米香。
酸辣小魚兒也是必點菜品,炸得酥酥脆脆的小魚淋上獨家料汁,外焦里嫩,軟爛入魂,每一口都是竹溪山水的饋贈。
這里的每一道菜品均選用竹溪本地農家食材,氤氳著山野間的自然清香,經蒸炸煎煮等多元技法烹制,層次豐富的口味適配不同食客需求,老少皆宜。在武陵美食館,不僅能品嘗到美味菜肴,還能感受到店家對于傳承美食文化的堅守與匠心。每一道菜都承載著竹溪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以煙火滋味為媒,將千年風土的故事娓娓道來,通過美食的形式傳遞給每一位食客。
△游客王健
武陵不夜城,是竹溪夜色的詩行,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更是美食飄香的盛宴。“吃住行游購娛”在此完美交融——聽一曲悠揚山二黃,漫步古街感受歷史與現代交織;挑幾件特色手伴,體驗多元娛樂項目,每一處都讓游客沉浸其中。這里如同一座魅力寶藏,吸引著八方游客紛至沓來,讓人們在此收藏美好記憶,更讓竹溪的美食與傳統文化在此綻放光彩、傳向四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