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一”竹溪文旅交出亮眼成績單。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日竹溪文旅市場呈現出傳統現代交融共生,供需兩旺活力蓬勃。平安有序保障有力,全域消費春潮涌動的特點。
竹溪文旅
一、文旅市場基本情況

五一假日期間,竹溪縣以“文化惠民、文旅融合、服務提質”為核心,統籌推進假日文旅活動與市場管理,市場數據全面突破,服務保障提質增效,消費結構顯著升級,客源半徑有力拓展(陜西、重慶等省外游客占比顯著提升),過夜游客占比大幅上漲,實現量效雙增,創歷史新高。全縣賓館、民宿“一房難求”,餐飲夜市生意火爆,星級酒店連續5日滿房,文旅市場實現零事故、零重大投訴和無重大網絡輿情。武陵不夜城入選全省“五一”假日旅游十二個沉浸式夜游項目之一,排名僅次于黃鶴樓;省文化和旅游廳在“五一”假日市場情況綜述中點名表揚竹溪。
二、假日文旅市場運行特點
(一)文化體驗持續升溫
各景區多元文化體驗場景持續釋放魅力,非遺活化煥發現代活力,竹溪模式創新出圈。武陵不夜城白天推出的NPC街區互動、《國粹百戲》行進式演藝,場場爆滿;東門老街開展的“月宮巡游”AR探秘融合山二黃戲曲,首日接待量突破11萬人次;夯土小鎮推出“幻樂夯土·趣玩五一”魔幻主題活動營造歡樂氛圍,讓游客沉浸式感受“傳統藝術+魔幻體驗”的獨特魅力;黃花溝景區“漢服雅韻·醉美溪谷”國潮活動持續火爆;大石門仙暇小鎮“云端踏趣·園內拾寶”活動成為親子文化體驗的熱門選擇;龍王埡、匯灣貢茶小鎮等景區推出的“暢游茶鄉·惠游竹溪”茶旅觀光活動熱度攀升;縣科技館“科技賦能·文旅煥新”科普活動免費開放,推動科普文化和旅游體驗深度結合,滿足不同客群對文化深度體驗的需求。







(二)夜間經濟活力迸發
全縣夜間文旅消費持續火爆。武陵不夜城、東門老街、關埡楚長城三大核心度假區域以特色主題活動為載體,構建“文化體驗、沉浸娛樂、市井煙火”多元夜間消費場景,持續釋放假日夜晚消費潛能。武陵不夜城非遺戲曲構筑沉浸式夜游空間,“戲韻武陵·非遺串燒”主題活動精彩升級,山二黃紅色戲曲、雜技魔術快閃在街區全天候輪演,武陵茶館演繹的《茶嫂招親》《茶嫂擇婿》等茶文化情景劇深受親子家庭與年輕游客青睞。東門老街民俗市集點燃夜間煙火氛圍,“尋味千年·天天有戲”活動延伸夜間消費鏈條,“月宮巡游”等互動環節游客參與熱情居高不下;美食街區推出地道小吃免費試吃,“舌尖尋味”美食評選與“打卡集章”兌換消費券活動同步開展,商戶聯動推出“霸王餐”“超市特惠”等福利,營造“邊逛邊吃、邊玩邊購”的市井煙火氣,成為游客夜間休閑的首選地。關埡景區歷史IP與潮流電音碰撞夜魅力,“歷史+音樂+自然”的創新模式吸引省內外游客深度參與,有效帶動景區夜間餐飲、住宿消費,成為區域夜游經濟新亮點。


(三)惠游舉措落地見效
為讓來溪游客安心游玩、放心消費,竹溪縣積極統籌部門資源、強化協同聯動,構建“交通保障+服務升級+消費護航”三大惠民體系,推動文旅市場“接待有序、體驗優質、消費提質”。一是交通保障彰顯執法溫度。縣公安交警推行“暢游竹溪·首違不罰”柔性執法,傳遞管理溫情;縣創文辦號召全縣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開放內部停車場,提供“暢游竹溪·免費停車”服務,有效緩解節假日停車壓力,關埡楚長城、夯土小鎮等景區旅游大巴、私家車停放秩序井然,團隊游客接待效率提升30%。縣交通局完善跨省公交線路,開通竹溪城關至竹山竹坪公交線路,方便了邊界群眾出行旅游。二是旅游服務打造便捷體驗。縣文旅局升級“暢游竹溪·智慧導游”小程序,實現景區預約、活動查詢、線路導航“一碼通行”,日均訪問量突破2萬次;組織100余名志愿者開展“暢游竹溪·與您同行”服務,在竹溪高速路口、景區入口提供信息咨詢、票務協助等服務5000余人次;節日應急服務專班24小時在線,累計協調解決游客食宿預訂等問題200余件,家庭游、親子游占比達60%,客源結構持續優化。三是消費環境堅守誠信底色。全縣文旅企業誠信經營率達100%,明碼標價覆蓋率達100%,“惠游竹溪”服務品牌認可度顯著提升。



三、主要做法
“五一”假期,全縣文旅市場用“寵客服務”傳遞城市溫度,為假日旅游消費注入強勁動能,成功打造“近者悅、遠者來”的文旅新體驗。
高位統籌強引領,錨定方向聚合力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五一”假日文旅活動,提前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主要領導親自審定活動方案、把關內容形式,為假日文旅盛宴錨定方向。縣文化和旅游局牽頭制定《竹溪縣2025年五一系列文化活動實施方案》,推出九大系列活動,建立“部門聯動、協同發力”的工作機制,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落地。旅游市場預熱成效明顯,“陜西老表游竹溪”踩線活動搭建跨省引流橋梁,竹溪縣2025年茶旅文化季與鄂渝陜茶博會同步啟動,2025年十堰·竹溪茶山自行車邀請賽火熱開賽,東門老街開街提前預熱,引發市場期待;全域宣傳矩陣同步發力,借勢省級文旅大會推介核心景區,主流媒體與新媒體平臺聯動,線上線下協同營造“未至竹溪先聞其聲”的濃厚氛圍。


多元供給創亮點,全時全域拓場景
五一假期,全縣9大核心文旅活動全時段聯動,形成“白天有看點、夜晚有亮點、全天有體驗”的立體消費場景。武陵不夜城“非遺百戲主題夜游季”活動、黃花溝景區漢服免費妝造、龍王埡茶場開放采茶制茶全流程體驗等文化體驗活動浸潤古今,吸引大量家庭客群參與。關埡楚長城景區“羋月出關·音浪關埡”、夯土小鎮魔幻互動與民樂品鑒交織、大石門仙暇小鎮“云端踏趣”親子項目等互動娛樂活動熱力爆棚,成為親子游首選。東門老街“尋味千年·天天有戲”民俗活動激發消費活力。




安全監管筑防線,部門聯動護平安
建立“1+6+N”聯合執法機制,公安、文旅、應急、市場監管、城管、科經等6部門組建聯合執法專班,開展“護游2025”專項行動。公安部門實行“警力跟著客流走”動態布防,在重點景區設置流動警務站,開展反扒防盜、交通疏導專項行動;文旅部門聯合應急、科經部門對景區特種設備、消防通道進行拉網式排查;市場監管部門實施“明廚亮灶+”工程,抽檢餐飲單位,開展物價巡查,處置消費糾紛;城管部門創新“潮汐管理”模式,在夜市街區設置臨時攤位引導區,規范占道經營行為。建立24小時應急值守機制,切實守牢了安全底線。


精細服務樹標桿,以客為尊顯溫度
以“游客滿意”為核心,開啟“寵客式”服務模式,構建“線上+線下”全方位服務體系,做到智慧服務更加便捷高效,交通保障更加貼心周到,志愿服務全域覆蓋,消費環境規范有序,營造“來了就是客,到了就是家”的溫暖氛圍,游客滿意度顯著提升。

立體宣傳擴聲量,品牌效應再攀升
縣委宣傳部統籌“線上+線下”宣傳矩陣,全方位展示竹溪文旅魅力。主流媒體聚焦報道,新華社、人民網、湖北日報、湖北衛視等媒體刊發報道20余篇,單篇閱讀量均超10萬次;縣融媒體中心組織策劃專題報道和系列直播,累計觀看量過百萬人次。新媒體平臺精準引流,公眾號推出爆款推文,抖音、快手發起話題挑戰,本地網紅與旅游博主打卡創作短視頻300余條。線下宣傳多維觸達,全縣張貼“來竹溪·我氧您”主題海報3000余張,高速路口、國道沿線設置大型宣傳牌,景區入口循環播放宣傳片,實現“電視有影、廣播有聲、網絡有圖、戶外有畫”的立體傳播格局,“小城有戲,慢養竹溪”品牌影響力持續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