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湖北昶禾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竹溪縣融媒體中心承辦的“昶禾杯”大美竹溪美文征集大賽,自7月30日發起征稿以來,受到廣大網友的關注,踴躍來稿。經遴選與主題契合度高的優秀作品逐期刊登,敬請關注。
桃花島游記
2024年7月15日,細雨迷蒙、涼爽無比。我在竹溪縣新客運站等來了到桃花島的26號專線公交車,不一會兒就來到了慕名已久的桃花島。恍如來到了真正的世外桃源。
蟠桃壓枝頭
桃花島,顧名思義是因為有桃花而得名。現在,正是仲夏時節,可遙想在陽春三月時,島上桃花盛開,到處是一團團粉紅色,該是多么的美麗、壯觀啊!那也該是“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奇異美景啊!公交車一直把我們送到花卉植物園的路邊。一走下車,我們就急切地尋找與“桃花”有關的事物,諸如桃樹、桃子等。沿著柏油路徐行,只見兩邊佳木蔥蘢,路邊栽種的有各種各樣的花兒,正開放出鮮艷的花朵。“快看!好大的桃子!”有人驚奇地大聲叫喊起來。我們一行人快步走向前,都想一看究竟。在一片有綠色柵欄圍著的地方,我們終于一飽眼福,看到了夢寐已久的“蟠桃”。那桃樹不高,約莫一米高的樣子,上面掛滿了一個個桃子,把樹枝都壓下來了。桃子有小孩子拳頭那么大,個個飽滿、圓潤。其中有幾樹桃子顏色鮮紅,煞是可愛,就像是傳說中的蟠桃一樣美麗誘人。我想靠近了拍攝,但是那幾樹長在地中間,無奈只好遠距離拍攝下它模糊的影像。我想再過一段時間,那整個桃園的桃子都會成熟、顏色鮮紅,從而讓人品嘗到蟠桃的甘甜爽口的!
夯土小鎮留時光
離開桃園,我們一行人又來到了夯土小鎮。那一堵堵土墻、一幢幢土屋,讓人驚奇,立即吸引了我們的目光。我們沿著臺階,信步邁上土墻。那土墻寬約一尺五,采用傳統的夯土技術,夯打的非常結實、牢固,里面還放有木頭,這樣就顯得更經久耐用。在土墻的中間地段建有高大的門樓,那木門足有兩米多高,高大、結實。開門、關門時需用力去推拉,發出沉悶有力的聲響,它可算是夯土小鎮的標志建筑物。穿行在夯土小鎮,那一面面杏黃旗迎風飄揚,那一幢幢泥黃色的土屋上裝飾有各種各樣的標志物,諸如臉譜、漆藝、特色廣告牌等。在花木的掩映下,可看到手拿鋤耙等勞動工具、手握笙竽等樂器的組組泥塑,讓人感受到勞動人民載歌載舞、辛勤勞作、喜慶豐收的熱烈歡快場景,心靈受到強烈震撼,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美好生活的感情油然而生。蒸盆等富有竹溪特色的美食;中醫藥、漆藝等具有竹溪特色的文化等,在這里都能找到它們的新家、品嘗到它們獨特的韻味兒。古代與現代文明在這里碰撞、交匯、融合,構成夯土小鎮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徜徉其間,仿佛置身于金庸筆下的桃花島,宛如來到陶淵明向往中的還散發著縷縷桃花香氣的武陵郡,又好像是在聞名全國的大西北影視城,一股股古樸、熱情、好客的清新之風撲面而來,讓人心頭暖意洋洋。不知不覺間,我們在這里逗留了一個多小時,但總覺得沒看夠、沒看完,意猶未盡,總覺得時光在這里變慢了、凝固了,讓人沉浸在那無限美好的時光里。可以想象,在仙桃采摘節、端午節等重要節日,這里將成列著各種各樣精美的物品,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桃花溪上賞風景
依依不舍地離開夯土小鎮,我們又來到了桃花溪邊。溪邊停留著一艘大船、一艘小船。我們一行八人,坐小船需要兩只,坐大船剛好。那就坐大船吧!買好船票、穿上救生衣,船就出發了。聽不到“噠噠噠”的馬達聲,一問才知道我們乘坐的船采用的是大功率的充電設備,免得刺耳的馬達聲干擾人們的游興、影響人們的談笑。船在清波中緩慢前行,水面上泛起層層漣漪,清新、濕潤的空氣迎面吹來。不時有白鷺被驚起,翅膀在水面上掠起水花,拍打著翅膀飛遠了。兩岸的樹木、房屋等倒映在水中。碧綠的水、蔥蘢的樹木等,深綠、濃綠、墨綠等,綠在了一起,綠成了一片。十多分鐘后,船行了二里后在攔河垱處掉頭又前行了。雨漸漸大了,不時有水滴飛進船艙。在煙雨迷蒙中,水面與兩岸的綠景連在了一起。遠處的群山煙霧繚繞,白蒙蒙的一片,天水相接,宛如人間仙境。正沉浸在欣賞美景中,船慢慢停下來了,又回到了起點處。下船時,定睛細視對面山上的紅色記憶博物館,顯得分外的高大、雄偉。要不是雨大了,我們一定會到博物館里駐足細細觀賞的。
桃花島,一個美麗、充滿傳奇色彩的地方,我期待著與你的下一次相見!
那美麗、讓人無限向往的桃花島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