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湖北昶禾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竹溪縣融媒體中心承辦的“昶禾杯”大美竹溪美文征集大賽,自7月30日發起征稿以來,受到廣大網友的關注,踴躍來稿。經遴選與主題契合度高的優秀作品逐期刊登,敬請關注。
竹溪之美,美在山水人情
在時光的長河里,地處鄂西北的竹溪縣宛如一顆璀璨明珠,閃耀著獨有的光輝。要寫竹溪的美,就不得不寫竹溪的山、水、人、情。那山的巍峨、水的澄澈、人的淳樸、情的深厚,共同編織出竹溪別樣的美,讓每一個靠近它的人心生眷戀。
青山疊翠,繪就多彩畫卷
竹溪的山,是大地隆起的脊梁,傲然屹立,承載著歲月的悠悠長歌。它們或巍峨高聳,或綿延起伏,恰似一條蒼莽的巨龍,蜿蜒盤旋在這塊靈秀的土地之上。竹溪的山,在四季的更迭中演繹著別樣的風情,如同畫卷般依次展開。
春天,去白云巖體驗仙暇之旅。在“云巖劍跡”中與呂洞賓邂逅,從“周三老爺廟”那最旺的香火中感受溪城人民的虔誠。山下新晉爆火的仙暇小鎮,集休閑、娛樂、餐飲于一體。在這里,大家可以逍遙自在的體驗網紅打卡地和人間煙火氣。夏天,到十八里長峽避暑納涼。這里因峽谷幽長,崖壁險峻而得名。它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中東部切割最深的大峽谷,也是中國中東部海拔最高大峽谷。那盎然蓬勃的自然景觀,迎合著清涼酷爽的山谷風,若能置身峽谷,著實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讓人沉醉。
秋天,去馬鹿山看雨后的云海。那翻涌的云海,似夢幻輕紗,溫柔地縈繞山間,與若隱若現的田間地頭交相輝映,共繪出一幅絕美的秋日勝景圖。冬天,到偏頭山看雪后的溪城。銀裝素裹,宛如夢幻仙境,又似一位恬靜的老者,在皚皚白雪中靜守著時光的更迭。竹溪的山,見證了四季輪回,默默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安寧。
碧水悠悠,流淌靈動韻味
水,是竹溪縣的靈魂所在。竹溪的水,編織出了一幅靈動秀美的畫卷。幾條主要的水系縱橫交錯,滋養著這片土地。“楠木故里,水韻新洲”,新洲庫區承載著移民們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讓這片水域更添人文溫度。“千里龍湖,濕地公園”,龍湖濕地像一座水的寶庫,積蓄著力量,保障著溪城區域用水。鄂坪水庫更是意義非凡,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水源地之一,源源不斷地為中線工程輸送著優質水源,確保著一渠清水永續北送。
竹溪河穿城而過,倒映著岸邊的垂柳、青山和古樸的建筑,微風拂過,水面波光粼粼,似無數顆細碎的寶石在閃爍。竹溪的水,或蘊含動人的故事,或展現生態魅力,都在默默訴說著這片土地的獨特與珍貴,共同彰顯著竹溪多姿多彩,又不可或缺的水之韻力。
淳樸人民,彰顯人文風采
竹溪的人,如那山間的野花,平凡卻綻放著獨特的光彩。他們有著大山一樣的質樸與醇厚,總能看到人們臉上洋溢著真誠的笑容,那笑容仿佛能驅散世間的陰霾,讓人如沐春風。鄉下的田間地頭,勤勞的農民伯伯們辛勤耕耘,用汗水澆灌著希望的種子,他們用粗糙的雙手,捧起一茬茬豐收的喜悅,書寫著對土地的熱愛。
夜晚的武陵不夜城,那是孩子們的樂園。搶氣球,品小吃,抓娃娃,各種兒童休閑應有盡有,好不愜意。當然,陪同孩子們的大人也不會“空手而歸”。這里有國潮與科技的碰撞,有戲劇與光影的藝術。置身其中,戲曲、燈影、人潮、科技、古韻匯成了一幅流光溢彩的畫卷。街邊的老人們三五成群的說笑,講述著過去的故事,傳承著竹溪的歷史文化和古老的民俗,讓這片土地的記憶永不褪色。
竹溪人,就是這片土地上最璀璨的星辰,他們用自己的善良、勤勞與智慧,點亮了溪城的每一個日夜。
深厚鄉情,凝聚故鄉力量
故鄉情是縈繞在每一個竹溪人心頭的深深眷戀。無論走得多遠,家鄉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時刻牽掛在心頭。那獨具特色的東門小吃街,總能勾起每個在外的竹溪人心底最深處的味蕾記憶;那熟悉的家鄉語,是游子漂泊在外時最溫暖的慰藉。逢年過節,在外的游子紛紛踏上歸鄉路,只為那團圓的一刻,只為再感受一下家鄉濃濃的情誼。
近年來,在上級領導和全體竹溪人的共同努力下,大家齊心協力的守護著傳統的民俗山二黃文化,傳承著先輩們留下的精神財富,共同為家鄉的發展而努力。正是這份故土情,如同一條無形的紐帶,把每一個竹溪人緊緊相連,匯聚成推動竹溪不斷向前發展的強大力量。當前的竹溪,正在持續以武陵不夜城、夯土小鎮、黃花溝旅游區、肖家邊電影小鎮、關埡楚長城等特色旅游項目為依托,逐步轉型升級,變得宜居宜旅,真正擦亮打響“來竹溪,我氧你”的口號。
醉美竹溪山水人情,每個溪城人心中永恒的眷戀。竹溪縣,這片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的土地,有著說不完的美,道不盡的情。它是每個溪城人心中永遠的驕傲,值得用一生去贊美它,守護它。愿竹溪越來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