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湖北昶禾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竹溪縣融媒體中心承辦的“昶禾杯”大美竹溪美文征集大賽,自7月30日發起征稿以來,受到廣大網友的關注,踴躍來稿。經遴選與主題契合度高的優秀作品逐期刊登,敬請關注。
故鄉的云,和來自歷史的星星
一到冬天,我就會想起夏天的事情,一到畢業,我總是容易想起讀書時候的事情,一旦成為一個旅人,我總是會想念家鄉的所有事。鐘鼓樓不再敲響鐘聲但默默傾聽著竹溪城的熱鬧與攢動;炸油餅的香氣撲鼻,讓人回憶起幼時冒雨也要去買,只為嘗到清晨的第一口酥脆;西關街搖身一變,武陵不夜城正如多彩的畫卷,讓人忍不住多讀一頁。云物如故鄉,故鄉的云總在召喚,許多旅人被風霜磨破了衣角,衣服舊了,只有破洞是新的。但總有一天,我會回到老故鄉,穿著舊衣裳但眼睛亮著光。
幼時我就住在鐘鼓樓下,母親也在城東工作。如今東門街不斷修整改造,舊貌換新顏,沒有了往昔的泥濘與不便。但對于那些歲月的認識,回憶總是美好。小時候的假期,叔叔帶我去東門過早,我總是買好東門街頭一家包子打包,往街的更深方向行去,就到了雜糧鋪,叔叔在店里等我。待吃完包子和油條,肚子已經圓鼓鼓了,揚言二日再也不來。可到了二日,叔侄二人再次準時出現在店里,寒冷的冬日,店外的蒸籠正冒著熱氣,我心中的暖風也從這里來。
東門街也有我的伙伴,認識她的時候她還太年輕,我還太小,說一千句再見也不會放在心上。時光流轉,2023年12月30日,武陵不夜城盛大開幕,山二黃劇團的表演將會成為不夜城最絢爛的色彩。母親告訴我,你幼時一直追著跑的姐姐現在在縣劇團工作。我想象過很多次,如果再次相見,她還是否記得我這個妹妹?開街當日,路上行人很多,道路兩旁的樹上掛著彩燈,如果那夜下雪的話,路面應該會留下密密麻麻的腳印和車轍印,因為文化的創新與融合,更是竹溪文旅部門的合力,讓特色文脈與現代文旅緊緊相擁,讓這座美麗的小城重煥昔日光彩,散發新的魅力與從容,這是多么令人動容的景象。
“戲婉轉,舞翩躚,粉墨紅塵一夢間……”,隨著歌舞的節奏聲娓娓道來,這場沉淀了百年的戲曲畫卷展現在人們眼前,人聲鼎沸,大家熱熱鬧鬧地簇擁著,就連孩童的眼睛里都閃耀著期待的光輝。幼時來西關街,老店林立,我們會采購一些生活用品就回家去,如今再來,竹溪文旅給了武陵不夜城一個講好家鄉故事、呈現家鄉戲曲風韻的舞臺,讓人流連忘返。我不知道那個夜晚戲劇表演的演員里有沒有我幼時的玩伴姐姐,可就像那顆正擊中眉心的子彈一樣,有的人可能即刻就能感受到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溫暖時刻,有的人要在二十幾年后的相同場景里回憶往事,有的人可以通過眼前的一場精彩絕倫的戲劇表演回憶某位舊朋友,就算再大的風雪,我也想來見見你,賦予那句“再見”以意義,然后與此時此刻眼前的景象相連,驅趕冬日的寒冷,觸摸熱切的現實。想到此,心中涌入一股暖意。從東門街到西關街,從濃縮溪城小吃文化和民風民俗的聚集地到武陵不夜城,從東到西,連成一條線,兩邊是人心,如同北京的中軸線,每一代人都在為它們注入生命力,它們也承載著每一代人的故事。
春日是采茶的時節,竹溪的茶葉更是久負盛名。小小的一片茶葉從生長到在茶杯中飛舞,要經過采茶、揉捻、炒茶、壓制,和人一般,要頂得住風霜也得經過千錘百煉。童年時,我也隨家里的大人們回老家采茶,大人們在茶園里采茶,孩子們在茶園里玩耍,將一片新鮮茶葉放進嘴里,能夠品嘗到茶葉的甘甜。若是勁頭足跟著大人們一起采摘,小手指也會變黑,那是勞動的光澤。夜晚的茶廠燈火通明,機器轟隆隆地響,整個屋子都彌漫著茶香。我們早早背著大大小小的茶簍去排隊,待把茶葉炒完,就到了凌晨。回家的路上困到睜不開眼,但是在茶園里的時光現在回憶起來總是很甜。小時候愛唱的《夢在竹溪》總在耳邊回響,如今竹溪縣繼續大力發展茶產業,讓茶葉不僅成為我們的經濟產業,更成為文旅的亮點吸引八方來客。
“春茶吐新綠,采摘正當時。”今年春天,我們驅車前往龍王埡知青茶園,向壩的民歌傳承人在綠意盎然的茶園里為我們帶來了一場民歌盛宴。舉目遠眺,四月暖陽灑在身上,戴上太陽眼鏡,早已忘了身居何所。小時候聽動人的“你澆灌那萬畝茶園,鋪滿漫山遍野綠翡翠”,如今眼前的傳唱人,用富有竹溪特色的歌聲奏響新時代的旋律。回頭看,雨洗青山四季青,向前看,陰晴云霧漫山川。不變的是我們對茶業的堅守與傳承。
溪城的東門街、山二黃華彩和茶園的茶香吸引外地游客紛至沓來,為這座城帶來了活力與繼續探索的動力,更為我們生長在這里的每一個人心中都保留了故事與溫度。宏大中盡顯細微幸福。隨著發展的變遷,人們可以通過更加多樣化的方式與途徑找回每個人屬于自己的故事,看見自己,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還有我們每一個個體,都在煥發新的生機。
“見前面一條山路,都是些新落花、舊落花,鋪成錦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