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0日,2024首屆竹溪森林半程馬拉松即將在竹溪風景秀麗的景區燃情開跑。除了奔跑的快感和挑戰自我的興奮之外,還有一場屬于味蕾的奇妙之旅在等待著每一位參與者。
竹溪這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也藏著無數令人垂涎欲滴的寶藏美食。竹溪不僅清秀雋永,文化薈萃,美食更讓人眼前一亮。來到竹溪跑馬,怎么能不品嘗當地的美食呢。
如果說,秀美的自然風光是竹溪的外表,那么美食絕對是竹溪的內涵。竹溪坐落于鄂渝陜交界,秦嶺與大巴山脈在此匯聚。這里融合了江漢平原和巴山蜀水的風情,孕育出許多獨特的地域風味,成了一片美食的天地。

竹溪美食
竹溪蒸盆是竹溪民間美食文化的創新,它以獨特的烹調方式將各種原料集于一盆,使它們在色香味上達到高度融合,數百年來經久不衰。竹溪蒸盆是一道招待貴賓、好友的美味佳肴。

作為湖北老字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竹溪蒸盆曾被中國烹飪大師戴濤帶到中國南極中山站,作為南極站2016年春節年夜飯介紹給全球華人。

竹溪生態環境優美,食材新鮮無污染,以綠色健康為原則,烹制出美味又營養的佳肴。竹溪菜系深受鄂、渝、陜等地飲食文化影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口味,以麻辣、酸辣、鮮香為主,讓人一嘗難忘。
竹溪蒸菜




辣椒燜土雞

蒜苗炒臘肉

香椿炒土雞蛋

洋芋粑粑

酸辣子炒魔芋絲

酸韭菜辣子炒肉絲

炒豬血粑

竹溪美食的誘人魅力,除了這些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以外,還有一半來自“過早”。清晨,散發出熱騰騰氣息的早餐喚醒了這座城市,裊裊升起的煙火氣讓人們的味蕾得到了滿足。

對于竹溪人來說,最經典的早餐非“格格兒”莫屬。色香味俱全的“格格兒”總能撩動人心扉,令人百吃不厭。

洋芋塊兒打底,上面鋪滿粉蒸排骨(或肥腸),光是看一眼就叫人垂涎欲滴,夾起一塊放入口中,香味蔓延開來,滿足的一天就此開啟。

喚醒清晨睡意的是熱氣騰騰的小籠包,薄皮大餡兒,咬包子一缺口,灌上一勺辣子湯,再咬一口,再灌一勺,每一口都是汁水滿滿,絕對是竹溪人的“幸福感”。

炒米粉是上班族的不二選擇,晶瑩剔透的米粉配上青菜、豆芽,再加上雞蛋和肉絲,經過猛火不停翻炒,淋上秘制的料汁,筋道爽滑。

“老板,一碗砂鍋粉!”一碗熱氣騰騰的砂鍋粉便被端上了桌,食材與湯汁充分融合,口感相互交織,既能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欲,又能為身體提供充足的能量。

油條在中國可謂是美食里的“扛把子”,外酥內軟的口感,遇“火”更酥,遇“水”更綿,不論甜咸,包容萬千。

竹溪正宗的甜漿子是農村打豆腐的時候,用新鮮的豆漿加上大米在柴火灶上小火慢煮、慢燜而成的。豆漿本是養人之物,再與大米長時間燜煮后,養身養胃的功效更甚。甜漿子口感細膩香醇,很對老年人的胃口。

油層兒是流傳了數百年的竹溪傳統小吃,有苕油層兒、蘿卜油層兒、豌豆油層兒三種用料不同的油層兒。剛出鍋的苕油層兒外焦里嫩,香甜適宜;軟而糯的蘿卜油層兒亦食亦療;豌豆油層兒豆香撲鼻,入口酥脆。

油炸角兒色澤金黃,菜餡鮮香脆嫩,創制于唐代。用面粉做成油糊角,里面分別包上雞蛋、豆腐、粉絲、粉皮、韭菜、芝麻、蘿卜等菜餡,然后用油煎炸即可。

竹溪碗糕色澤雪白,質地松軟,味甜不膩,營養豐富,深受食客喜好。從明朝年間開始已經有著500多年的歷史。

芝麻餅是竹溪傳統特色小吃,用上好的白面配以芝麻、酥油、堿面等上爐烘烤而成,工序復雜,做法考究,香酥味美,口感筋道。

牛肉火燒麻辣酥脆,鮮香四溢,是地道的竹溪傳統風味,里面的餡兒是牛肉加蘿卜,裹于面中,炸至金黃,外酥里嫩。餡中加足辣椒麻椒、濃郁的牛肉香、勁爽的麻辣味兒,加上剛炸制出來的油溫,只一口,渾身頓時燥熱起來,可謂是冬日早餐的暖身良品。

竹溪隱藏的美食多到實在數不過來,絕對是個你一來就會變胖的城市。
美食的誘惑叫人無法抵擋,宜人的景色讓人流連忘返。總要來趟竹溪吧,不妨趁著這次馬拉松賽事的機會,走進竹溪、賞遍竹溪、尋味竹溪,開啟一場運動+休閑+美食之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