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湖北昶禾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竹溪縣融媒體中心承辦的“昶禾杯”大美竹溪美文征集大賽,自7月30日發起征稿以來,受到廣大網友的關注,踴躍來稿。經遴選與主題契合度高的優秀作品逐期刊登,敬請關注。
竹溪之夢,揚帆起航
在鄂西北的崇山峻嶺間,隱匿著一顆璀璨的明珠——竹溪縣,這座被自然賦予無盡秀色與深厚文化底蘊的小城,正以一種全新的姿態,悄然綻放于世人面前,繪就了一幅幅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新畫卷。

竹溪之美,在于其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異。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竹溪的自然風光正是對這句話的最好詮釋。它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孕育出了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自然景觀。十八里長峽地勢險峻,峽谷幽深,山峰聳立,溪流潺潺,這里的每一步都踏著古人的足跡,每一聲鳥鳴都似乎在訴說著千年的故事。正如古人所云:“幽谷深邃人跡罕,唯有清風伴我行。”初夏時節,黃花溝千畝油菜花競相綻放,漫步其中,花香襲人,蜂蝶共舞,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動的油畫之中。“黃花爛漫滿田頭,蝶舞蜂飛樂悠悠。”在這里,時間仿佛放慢了腳步,讓人忘卻塵世的煩惱,只想沉醉在這份寧靜與美好之中。偏頭山國家森林公園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生態資源,使它成了人們心中永遠的綠洲。這里峰巒疊嶂,林木蔥郁,是一處天然的氧吧,是一片綠色的海洋。漫步其中,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聆聽著大自然的聲音,心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滌和放松。
竹溪之美,在于其人文底蘊璀璨奪目。這里,人文歷史,源遠流長。
從古代的楚文化遺跡,到近代的紅色革命遺址,再到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無一不彰顯著竹溪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這里,你可以探訪楚長城的遺跡,感受那份歷史的滄桑與厚重;也可以走進農家小院,體驗竹溪人熱情好客、勤勞質樸的生活態度。在竹溪這片熱土上,民俗文化如同一條綿延不絕的河流,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竹溪人。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將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傳承下來,并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不斷創新與發展。山二黃、向壩民歌,是竹溪縣的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山二黃劇種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展現了竹溪人民對戲曲藝術的熱愛與傳承。竹溪受楚文化和巴蜀文化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茶禮制,講究客來敬茶,竹溪茶俗豐富多彩,包括喝“人情茶”、喝“幫忙茶”,體現了竹溪人重情重義、互幫互助的民風民俗。
隨著新理念的深入實踐,竹溪縣的文化旅游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交通條件的改善為竹溪的文化旅游業插上了翅膀。傳統的觀光游逐步向休閑度假、康養體驗、文化研學等多元化方向發展,形成了多業態融合發展的新格局。從自然風光到人文歷史,從民俗體驗到休閑養生,竹溪總能滿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所以竹溪之美,更在于其文旅融合,科技創新。這里,擁抱科技,振興鄉村!
武陵不夜城,作為竹溪縣文化旅游的一張亮麗名片,自誕生之日起便承載著無數人的期待與夢想。走進武陵不夜城,仿佛穿越到了一個夢幻的世界。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落,錯落有致地分布在街區兩旁,每一磚一瓦都透露著歷史的韻味。而夜幕降臨時,燈光璀璨,將整個街區裝點得如詩如畫。在這里,你可以欣賞到精彩的戲曲表演,感受到山二黃等地方戲曲的獨特魅力;你可以漫步在仿唐式建筑的街道上,體驗穿越時空的奇妙之旅;你還可以品嘗到地道的竹溪美食,蒸盆、碗兒糕、懶豆腐讓味蕾跳舞。
武陵不夜城創新性地引入了現代科技手段,如裸眼3D、光影水秀等,讓游客在享受傳統戲曲魅力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現代科技的魅力。竹溪人將楚文化的精髓、山二黃的韻味以及各類民間傳說和手工藝,生動地展現在世人面前。越來越多的游客慕名而來,感受這里的獨特魅力,武陵不夜城已經成為竹溪縣乃至湖北省的文化旅游新地標,激發了竹溪人對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認同感。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竹溪縣正以更加堅定的步伐,向著文化旅游的宏偉目標邁進。秉持綠色發展理念,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資源,積極融入鄉村振興戰略,推動文化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為竹溪的鄉村振興貢獻新的力量。通過發展鄉村旅游、民宿經濟等產業,帶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在政府的引導和扶持下,越來越多的農民參與到旅游服務中來,他們利用自家的房屋、土地等資源,發展農家樂、民宿等旅游項目,實現了增收致富。同時,旅游業的發展也促進了農村基礎設施的改善和公共服務的提升,讓鄉村變得更加美麗宜居。
竹溪,自然風光秀麗,文化底蘊深厚,民俗風情獨特。竹溪人民,熱情好客、重情重義。作為竹溪人,我們為家鄉的文化底蘊、民俗風情、自然資源和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感到自豪和驕傲!
竹溪之夢,是文化的夢、生態的夢、科技的夢,也是鄉村振興的夢。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竹溪人正攜手并進、揚帆遠航,共同書寫著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新篇章,讓我們共同期待竹溪的明天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