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今日(8月19日)出伏了!
不過“出伏”不出熱,湖北高溫悶熱天氣還將持續。
湖北省氣象臺8月18日15時47分繼續發布高溫橙色省級預警高溫橙色省級預警預計8月19日白天,除西部高海拔地區外,我省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將升至35℃以上,其中十堰、襄陽東部、恩施北部、宜昌、荊州東部、武漢、鄂州、黃岡、黃石、咸寧可達37℃以上,請注意防范。

8月23日至8月24日,高溫強度有所緩解預計本周我省晴熱高溫天氣持續。今起至8月22日,省內大部最高氣溫為35~39℃,局地40℃以上鄂西地區局地有陣雨或雷陣雨。
8月23日至8月24日,高溫強度有所緩解大部為33~38℃。全省多分散性陣雨或雷陣雨,午后局地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請公眾持續做好防暑降溫措施,謹防中暑同時出行需密切關注臨近預報、預警信息做好防雨防雷防強對流天氣發生。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本周竹溪將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周中后期多陣性降水。
竹溪近日具體天氣情況如下
19日
晴24~37℃
20日
晴24~38℃
21日
晴到多云有陣雨24~36℃
22日
晴到多云有陣雨24~37℃
23日
多云有陣雨23~34℃
24日
多云轉陰有陣雨24~33℃
溫馨提示
一是需做好防暑降溫及能源調度工作,同時加強防火及防溺水安全宣傳;
二是需防范局地強對流天氣對交通運輸、農業生產、旅游景點、建筑施工等的不利影響;
三是做好水庫科學蓄水保水的同時加強水庫塘堰安全度汛工作。

海報制作:方金洋
8月18日,末伏的最后一天,意味著今年長達30天的“三伏”終于落幕,要出伏了。專家表示,今年的“三伏”是“短三伏”,所以出伏時間比較早。今年出伏時間比去年、前年和大前年各早了5天、1天和6天。
三伏天,又稱“三伏”,指初伏、中伏、末伏三個階段的總稱。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楊婧介紹,初伏和末伏固定都是10天,中伏則不固定,有時是10天,有時是20天。
如何確定某一年的“三伏”是30天還是40天?“夏至后不久,便是伏天。俗語說‘夏至三庚便數伏’,其中的‘庚’,指的是我國古代歷法天干地支的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中的‘庚’。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夏至之后的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下一步,是確定末伏的時間。俗語說‘秋后一庚入末伏’,說的是立秋之后的第一個庚日便是末伏的開始。初伏和末伏之間的時間,都是中伏。”楊婧說。
今年的“三伏”很有意思,不僅終結了2015年至2024年連續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的紀錄,同時也開啟了2025年至2036年連續12年的“三伏”30、40天交替出現的序幕。
“之所以會這樣,主要與庚日的循環周期和每年夏至、立秋的對應時間有關。另外,‘三伏’熱與不熱不是由其持續時間長短而定,而是由光照、溫度、濕度、降水等天氣因素所決定。”楊婧說。
人們常以“秋老虎”來形容出伏之后的天氣,氣候特征是早晚稍顯清涼,午后則延續高溫。

海報制作:方金洋
“出伏后,氣溫通常會逐漸下降,但‘秋老虎’現象還會存在一段時間,這是因為暑熱消退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因此,公眾還是要注意防暑降溫,做好自身保健工作,勞逸結合、充足睡眠、適度鍛煉、合理飲食。”楊婧提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