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化蛹為蝶”發展破“壁”而出
豐溪鎮烤煙產業嬗變書寫發展傳奇
通訊員封軒葉青
本網訊山鄉八月,炎熱中帶有幾分清涼。走進竹溪縣豐溪鎮,放眼望去,近萬畝煙葉成熟收割,密集烤房一字排開,空氣中飄散著誘人的煙草香味。煙農穿梭田間忙于采收,鎮村干部巡回農戶指導烘烤,一幅豐收的田園景觀躍入眼前。
豐溪,這個曾經靠林木發家的邊貿山鎮、“深山小香港”,經過多年的產業抉擇后,近幾年來,該鎮把致富目標定格在烤煙產業發展上,短短三年間,由不足千畝變成近萬畝的優勢產業,成為竹溪“南煙北茶”增長最為快速的核心“南煙區”,書寫了看似不可能的發展傳奇。談及該鎮烤煙產業三年來的迅猛發展,該鎮黨委書記、鎮長郭明十分淡定地說:“在機遇面前,我們只不過是醒得更早、用心更專而已。”
豐溪鎮山場面積巨大、煤炭、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有著發展烤煙良好的資源稟賦,早在2004年該鎮就開始在西米河和桃花山兩村試種烤煙,但由于多種原因直到2007年全鎮烤煙種植面積尚不足800畝,干部“談煙色變”,群眾畏種煙如虎。面對困境他們毫不氣餒,首先從轉變觀念、改進作風、優化服務、示范引導四個方面入手,真正將烤煙產業發展作為第一要務重抓重促。該鎮根據各村氣候和土地條件,制定了詳細的發展目標和區域規劃,大力推行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聯戶、一包到底的管理模式,75%以上的鎮村干部有了自己的“責任煙田”,并據此完善了考評、獎懲機制,在財力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連續兩年拿出巨額資金重獎有功之臣。
“賽場賽馬”使全鎮干部放下架子,主動沉下農戶,干部通過算帳對比、服務承諾,幫助農戶堅定了發展信心。鎮村干部細心指導農戶建煙爐、育煙苗、治煙蟲,教煙農烘烤控溫、分級扎把,培養了一大批熟練煙農,煙葉生產水平連年攀升,畝平產量、上中等煙比例及畝平產值大幅度提高,連續兩年穩居全縣第一。為促進產業升級,三年來,該鎮累計爭取投資近千萬元,解決烤煙產業發展中的交通、供電、防雹抗旱、收儲等實際困難,一系列措施激勵,使該鎮煙葉產業發展實現了嬗變。去年該鎮桃花山村烤煙種植面積達1050畝,成為首個烤煙千畝新村,當年全鎮13個村種植烤煙,面積達到3317畝,產值達642萬元,創稅130萬元。有了成功的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