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高山藥庫”、“黃連之鄉”美譽的豐溪鎮,近年來,依托山場和資源優勢,將藥材生產作為興鎮富民的主導產業,探索藥材和農作物套種模式,增加農民收入。該鎮以黃連、冬花、杜仲、玄參、棗皮為主的藥材種植面積已達18500畝,其中黃連、冬花、玄參三大品種分別達到4500畝、3200畝、2400畝,形成了家家有藥材品種,村村有藥材基地的發展局面。今年全鎮預計可產藥材1100噸,銷售收入1600多萬元,人平增收300余元。
隨著烤煙種植規模的壯大,該鎮耕地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為了有效緩解耕地緊張的矛盾,該鎮根據藥材、農作物生長習性,積極探索藥材與糧食,藥材與經濟作物立體套種模式,著力提高耕地復種指數,逐步形成了以朝陽洞為代表的“二花(葵花、冬花)套種,以涼橋、高子河為代表的“林藥”套種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為農民增收找到了一條捷徑。(段家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