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收入與去年同期增長43.46%,增幅繼續位居全市各縣市首位;
全縣生產總值增長17.7%,全市排名第三;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3.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5%……
上半年,我縣克服企業融資困難、重大支撐項目不足、市場預期下降等困難,主要經濟指標順利實現了時間任務“雙過半”目標,縣域經濟保持了平穩、快速增長。
投資:拉動經濟快速增長
據統計,上半年,全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6億元,同比增長68%,占市下達指標22億元的52.7%。固定資產的投資,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
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我縣緊緊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機遇,堅持“舉項目之旗、走招商之路”戰略,著力推進項目建設,大力實施招商引資,全力促進投資增長。元至6月,我縣向上爭取到位項目資金2.6億元,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7.5億元,占投資總額的60%;引進縣外境內資金5.1億元、同比增長65%。固定資產的投資,拉動經濟快速增長。
工業:經濟增長的“半壁江山”
元至6月,我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和工業產品產銷率指標分別增長51.2%、33.8%和0.2%,工業經濟在金融危機中不跌反升、逆勢而上。
通過發展特色工業,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步伐,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促使工業經濟快速增長。據統計表明,上半年我縣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家,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和利潤總額分別增長64.1%和70.5%,水電、礦產建材、醫藥化工和農產品加工四大工業集群產值增幅分別達到97.9%、23.6%、63.9%和34.7%。工業在經濟增長中占據了全縣經濟收入的“半壁江山”,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農業:穩固而堅實的“后方”
上半年,全縣實現農業總產值8.6億元,同比增長8.8%,創近三年以來的新高。農業的穩步發展,保證了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農業成為全縣經濟發展穩固的“后方”和最堅實的動力。
農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業穩則發展順。我縣把“三農”工作作為全縣穩定發展的基礎,突出發展農村經濟、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推進農村改革、加快以百里長廊為示范點的新農村建設。全縣夏糧、夏油總產分別增長6.3%和16.9%;茶葉、魔芋、煙葉等農業特色產業穩步發展;通村公路、沼氣、飲水安全、萬畝灌區、水庫除險加固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工過半;去年啟動的16個扶貧重點村建設穩步推進;“百里長廊”綠化及村莊環境整治即將竣工,產業建設進展順利;農村各項改革穩步推進。
消費: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
元至6月,全縣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6.1億元,同比增長20.5%,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2.7億元,同比增長12.7%。在金融危機和消費淡季雙重影響下,我縣的社會消費仍然保持了良好形勢,為保持經濟持續增長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
我縣堅持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發展方向,著力提高第三產業水平,全力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家電下鄉工程”,使農村消費潛能得以釋放。上半年農村消費增長達到23%,首次超過增長18.5%的城區。元至6月,我縣建成的192個“農家超市”實現銷售收入8567萬元,家電下鄉實現銷售額1000余萬元。新興的旅游產業實現收入近800萬元,并帶動住宿和餐飲業持續火熱、實現銷售額9170萬元,同比增長30%。(徐尚華)
我縣上半年經濟發展解讀
時間:2009-07-27 08:12:16
字體:
小
中
大
打印
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