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為恢復通信暢通
——縣電信局冒雨搶險恢復通信小記
記者馮艷實習生郭玲玲
“嘟嘟……”電話鈴聲急促的響起,熊和明一把抓起電話,聽著電話里傳來的災情、險情,問明情況后,迅速掛斷電話,拿起早已準備好的工具,便和同事火速趕往受災地點。
當我們采訪他的時候,他一直忙著安排工作。從1998年開始,熊和明已經連續12年在機房從事網絡安全維護和穩定工作,豐富的經驗使得他成為行業的精英,但也因此常需前往各地親自安排工作和督察。
危情關頭,人民利益至上
16日以來,持續的強降雨造成山體滑坡和道路受損,不少房屋、田地被淹沒,同時引發多處山洪,多處電信線及室外設備損壞。據初步調查災情,新洲等5個鄉鎮9個農村分支局通信中斷,匯灣等13個C網基站中斷,2個室外機房被水淹沒,9個鄉鎮的通信桿被摧毀42處,電桿折斷220余根,電桿傾斜300余根,交接箱損毀2座,各類電纜損毀21公里,光纜損毀12公里,中斷電話用戶近3000戶,寬帶用戶近1000戶,手機用戶近3000戶,政企客戶近100戶。
“在這危難的時刻,堅決不能讓通信中斷,這么大的洪水已經讓人心惶恐不安,如果再沒有通信,那么真的就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萬一有什么特殊險情,不能與外界取得聯系,這后果不堪設想,我們一定要保障通訊暢通。”熊和明對同事們說。因此盡管環境很惡劣,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熊和明還是毅然背起工具包,和同事前往災區第一線。
連續奮戰,恢復通信暢通
面對肆虐的洪水,熊和明以大無畏的精神,頂風冒雨,戰斗在搶險第一線,從17日到19日12點一直在連續奮戰,一刻也沒有休息。
17日,熊和明一直在局內維護機器,做應急準備工作。雨不停的下,18日凌晨3:30,他接到康家嶺分局電話匯報,說分局油機無法正常啟動,需要縣公司派人緊急搶修。于是,他和同事們火速趕往康家嶺處理障礙,凌晨5點左右才回到縣局。
從早上8點開始,熊和明不停的打電話到每個農村分支局安排布置機房值班及防汛工作,并詢問各地受災情況。下午5:00,他接到城郊分局匯報,康家嶺網點因為光纜沖斷造成傳輸中斷。在趕往康家嶺的途中,雨越下越大,路面的積水也越來越深,許多路被淹沒,車輛在三堰時而熄火。這時,熊和明果斷的跳下車,冒著瓢潑大雨和另外一名同事沿路推著車輛趟過積水較深的地區。5:30又接到水坪分局通信中斷的匯報,在同事處理康家嶺障礙的同時,他又趕往水坪,絲毫沒有考慮自己的安危。在黃龍附近,道路因積水太深被封,熊和明徒步越過積水區,背著工具到達有蔽障的地方,繼續搶修通信。6:00以后,災情驟增,鄂坪、匯灣、新洲、兵營、洛河、馬家河、豐壩、塘坊等8個農村分局在不到一個小時內通信相繼中斷,觀音閣等13個C網基站也相繼中斷。在接到匯報后,熊和明一邊將災情向上級領導匯報,一邊安排各專業小組迅速趕赴各中斷地點,查明障礙原因,盡快搶修通信。就在這時,他又接到電話,城區七里溝、長嶺等地水位猛增,導致電信公司通往泉溪的主干光纜管道被水沖毀,長嶺室外機柜進水,設備被燒毀,固定電話、手機、村村通、寬帶用戶大面積中斷。他迅速帶人在城區每個受災地點查看災情,安排搶修工作。
就這樣一直忙到19日,一個個的險情被排除,此時水位也逐漸回落,大部分通訊也暢通了。但熊和明沒有絲毫松懈,來到電話前詢問各個農村分支局防汛情況。在這三天天夜里,他沒合一下眼,更別說吃一口熱飯了,當記者問他:“你這樣忘我的工作,有沒有想過向上面要補助?”熊和明擺了擺手,笑著說:“對于錢,我無所謂,一心只想做好自己的工作,保障通信暢通,這是我們的義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