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里長峽:“多管齊下”保護國家天然林
時間:2010-06-18 09:51:51
字體:
小
中
大
打印
播放
近幾年來,十八里長峽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緊緊圍繞“綠色長峽”發展名牌戰略,按照縣天保辦要求,在全區內唱響“保護天然林,維護生命線”的主旋律,采取多管齊下保護天然林資源,把停伐、封育、退耕、造林、改坡、遷移等措施落到實處,使長峽保護區森林植被得到有效保護,生態面貌進一步改善。
十八里長峽保護區管理局天然林資源保護總面積為24.3畝,占轄區國土總面積的81%。天保工程實施十年來,該局一是從強化森林資源管護入手,進一步健全資源管護責任制,切實加強森林資源監管。對照每年年初管護責任書,管理站及村組護林人員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巡護,強化管理,有效地防范亂砍濫伐林木、亂挖濫占林地、亂挖濫采野生植物行為等各類破壞資源環境案件的發生,確保天然林安全;二是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了護林聯防制度,加強資源安全防護隊伍建設,形成“森林公安—專業監管—社會監督”管護體系和“山上有人護、山下有人管、要道有人查、案件有人辦”工作格局;三是堅持依法治林,維護生態安全,結合普法教育,廣泛深入開展《森林法》、《自然保護區條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活動,使廣大人民群眾法律意識和生態保護意識顯著提高。四是積極開展科研工作,主動與中科院、地方植物普查辦開展技術合作,不間斷地組織開展了物種調查和資源普查工作,基本查清了各類植物資源數量和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分布范圍,為科學保護奠定了基礎;五是為了確保森林管護和公益林建設質量,真正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護、責有人擔,層層簽定了《工程質量責任狀》和工程建設合同,將工程建設質量與相關單位和管護人員的經濟效益掛鉤,確保工程順利實施;六是采取工程帶頭,以獎代補等措施,推廣以電代柴,以氣代柴,以煤代柴,減少木材消耗,全面取消天保區商品材采伐計劃,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七是在主要交通路口和封山育林區豎立大型宣傳標牌、刷寫張貼宣傳標語、印發宣傳資料、設置管護哨所、監測站、落實管護人員,并堅持每月巡山制度,使森林管護工作做到了規范化,制度化和標準化。
通過對天然林各項措施的落實,有效保護和發展了森林資源,使該區森林結構更趨合理,林分質量不斷提高,森林的生態功能顯著增強,生態狀況顯著得到改善,為我市南水北調—一江清水送北京提供了可靠的生態屏障。據統計,天保工程實施以來,全區森林覆蓋率分別由過去80.91%增加到97.3%,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生態型、宜居型、低碳型保護區。(孟正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