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3日是第36個國際減災日,主題是“投資韌性建設,提升防災減災能力”。今天上午,竹溪縣應急管理局聯(lián)合縣教育局、縣紅十字會等部門在縣思源實驗學校共同開展國際減災日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500余名師生參加活動。

開幕式致辭為整場活動明確了核心目標,強調(diào)防災減災是校園安全的重要基礎,更是守護師生的關鍵工作。在校園里,讓師生懂風險、會防范,是守住安全底線的第一步;教大家能應急、會應對,才能在危機時刻最大限度減少傷害。這不僅是保障師生安全的硬要求,也是構建平安校園、夯實區(qū)域防災減災體系的堅實舉措。

開幕式后,火災應急疏散演練隨即開展。警報聲驟然響起,學生們在老師的引導下,按照預定疏散路線迅速行動:雙手緊扣護在頭部,身體彎腰保持低姿,快速有序地撤離教室。從警報響起到全體學生在學校操場安全區(qū)域完成集合,全程僅用2分45秒。抵達安全區(qū)域后,各班迅速清點人數(shù)并向現(xiàn)場指揮報告,整個疏散流程科學規(guī)范、銜接順暢,不僅實現(xiàn)了短時間內(nèi)安全撤離的目標,也讓演練切實達到了預期效果。


演練結束后,縣紅十字會為師生開展現(xiàn)場應急救護培訓。培訓中,工作人員借助模擬人,詳細拆解心肺復蘇術的操作要點(含AED使用方法),講解止血包扎的具體步驟,并針對按壓姿勢、力度、頻率等關鍵注意事項逐一示范動作要領。期間還邀請現(xiàn)場學生上臺互動實操,通過手把手指導,糾正動作偏差,確保師生掌握操作規(guī)范。

縣應急管理局通過“發(fā)放防災減災宣傳彩頁+現(xiàn)場講解”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師生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傳授防災減災及自救互救技能,讓師生能夠聽得懂、學得會、記得住。

通過此次活動,不僅讓該校師生掌握了防火疏散、應急救護等實用的防災減災知識與技能,更切實增強了災害風險防范意識。下一步,竹溪縣相關部門將進一步深化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工作,持續(xù)推動防災知識進校園,并通過“小手拉大手”模式,將防災知識逐步融入社區(qū)、普及家庭,積極營造“人人懂防災,戶戶會避險”的良好氛圍,為筑牢區(qū)域安全防線打下堅實基礎。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地震、火災、洪澇、臺風……遇到災害如何避險自救九類常見自然災害,應對知識要牢記?。ㄅ砭?盧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