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載有50萬株霍山石斛苗的車輛駛入湖北八卦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八卦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八卦山林場會同石斛基地負責人迅速組織附近村民搶抓近期陰雨天氣空氣濕度大、樹木表皮水分足的有利契機,加快石斛苗種植以保證成活率。和傳統的種植方式不同的是,這50萬株石斛種苗全部種植在樹表皮上。
“我國現有石斛屬種質76種,而霍山石斛的藥用價值極高,選擇在八卦山自然保護區實驗區種植霍山石斛,正是看中了這里優良的生態環境和適宜的小氣候,長出的石斛品質高,后期加工成品附加值更高。”說起石斛,萬泰(湖北)中藥材有限公司負責人趙世躍娓娓道來。按照三年種苗、五年達產、持續管理、長期見效的原則,今年,是萬泰公司在八卦山種植霍山石斛的第三年。
傳統的石斛種植,一般是附石種植,或選用樹皮、木屑或樹皮等有機混合物為基質種植,而保護區內不允許有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一方面是境內得天獨厚的優良生態環境和適宜石斛生長的天然山場,一方面是嚴格的生態環保政策,發展林下經濟的美好愿景與嚴格的生態環保政策的現實矛盾一度讓八卦山管理局、八卦山林場黨員干部職工犯了難。
不為困難找理由,只為成功想辦法。“今年省委就加快建成支點提出提升‘七個能力’、強化‘五個意識’,市委提出建設‘大山里的深圳’,就是要求我們要跳出思維局限,敢闖敢試,不能讓項目就此打了水漂!”八卦山管理局和八卦山林場全體黨員干部職工心里鉚足一股勁。為此,兩家單位強化有解思維,挑選專業技術骨干組成項目攻堅小組,一方面配合市場主體外出學習考察,提升專業能力,探索解鎖石斛種植新方法;另一方面積極鉆政策、搶項目、爭資金,主動向省、市林業部門爭取配套政策及項目支持,提高成事本領。經過反復論證實驗,項目攻堅專班最終確定石斛“上樹”這一立體種植方法,即利用石斛喜陰涼、攀生的生長習性,將根部用保濕濾水透氣的粗麻布塊包裹后固定在水杉樹表皮,真正做到不砍一棵樹、不占一寸地。同時,八卦山管理局、八卦山林場還幫扶建設配套噴淋管線設施,用以確保核心產區石斛成活率。依托現有視頻監控平臺,建立起攝像頭24小時監控+生態護路護林員定期巡查的“技防+人防”監測機制,落實管理局、林場雙包聯市場主體制度,為企業提供全周期、保姆式服務,助力石斛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在八卦山管理局、八卦山林場的精心扶持下,全區現已種植鐵皮石斛100畝、250萬株,已開發出楓斗、石斛粉、石斛壓片、石斛酒等產品,預計2025年可創收250余萬元。秉持多業態、規模化發展理念,采取“公司+林場+村集體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模式,推動林下經濟不斷“上新擴容”,現已形成連翹150畝、黃柏150畝、黃精50畝、芍藥50畝、蜜蜂100箱的林下特色種養產業集群。
該局將認真落實省委“干部素質提升年”工作安排,圍繞服務縣委、縣政府“一城四地”發展大局,立足部門職能職責,大力弘揚創一流、爭第一、干唯一精神,主動擔當作為,持續發展壯大以石斛、黃精、芍藥、黃柏等為主的中藥材產業,不斷豐富林下經濟業態,讓綠水青山發揮金山銀山價值。(姚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