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手里的發明專利能貸來真金白銀,更驚喜的是‘湖北精品’這份榮譽也成了融資‘通行證’!”近日,竹溪縣某茶葉深加工企業負責人拿到組合貸款后難掩激動。這是縣市場監管局以“知識產權+質量信用”雙路徑破解企業融資難題的生動實踐,截至目前,該局已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落地1760萬元,落實“鄂質貸”2637萬元,累計4397萬元金融“活水”為縣域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制約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尤其對輕資產企業而言,缺乏實物抵押的困境更為突出。縣市場監管局精準錨定企業需求,將省級政策與縣域實際深度融合,構建起“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鄂質貸”的雙線助融體系,讓企業的“創新成果”和“質量榮譽”都能轉化為發展資本。
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方面,該局聚焦茶葉、電子信息、大健康等特色產業,聯合金融機構、專業評估機構組建服務專班,開展“一對一”走訪摸排,建立企業知識產權儲備臺賬。針對企業普遍存在的價值評估難、流程不熟悉等問題,提供從專利確權、價值評估到貸款對接的全鏈條指導,通過“銀行+擔保+知識產權反擔保”模式降低融資門檻,推動1760萬元資金精準流向科技型企業。
在“鄂質貸”推進過程中,該局全力落實湖北省質量融資增信政策,將這項以“無形資產可抵、信用數據可評”為核心的創新產品送到企業身邊。通過梳理全縣獲得政府質量獎、“湖北精品”認定、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資源,篩選20余家優質企業納入“鄂質貸”名錄庫,匹配對應的貸款產品類型。推動2637萬元貸款快速落地,覆蓋食品加工、農產品種植等多個傳統優勢領域。

從“知產”變“資產”到“質量”換“資金”,縣市場監管局以政策落地的“精度”換企業發展的“速度”。下一步,該局將持續擴大知識產權和質量信用融資覆蓋面,深化政銀企協同機制,讓更多企業在創新發展、質量提升的道路上獲得堅實金融支撐,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袁金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