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龍王埡、梅子貢茶業開始采摘秋茶,每天千余采茶工采摘秋茶增收。

凝聚民營企業通過產業帶動,讓企業參與萬企興萬村,通過吸納務工、消費幫扶、公益捐贈等多種形式助推鄉村振興、為服務建成支點貢獻力量。

政策激勵??h里制定出臺惠企政策大禮包,推出特色金融產品,減少企業投資成本,出臺專項政策支持龍頭企業,設立鄉村振興基金,吸引進華彬、科大訊飛等龍頭企業落戶簽約,成立村級運營公司,盤活小微企業,利用新媒體,及時宣傳報道企業參與萬企興萬村的先進經驗和典型事跡,鼓勵企業積極參與萬企興萬村。

產業帶動。72家企業參與“興村”項目82個,興村總數97個,累計投資7.4億元,帶動97個村村集體經濟收入超5萬元。打造生態茶園及產業鏈,發展林下藥材種植,帶動農戶增收。

家門口就業。圍繞文旅、電子信息、茶葉等產業,引進企業投資。民營企業創造8萬個就近就業崗位。17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帶動40568戶農戶增收;258個本地企業及農民合作社帶動82441人增收;190個家庭農場帶動783人增收?!爸裣襞琛狈沁z工坊年銷售額超1000萬?!胺沁z展演+特色餐飲+民宿集群”產業鏈從業人員達1.2萬人。
公益捐贈。組織民營企業、商會協會開展“同心聚力 建支點”行動。動員武漢竹溪商會會員企業為竹溪捐贈40000臺電子學生證、165套智慧教育云平臺及1000噸、價值185萬元的微生物菌肥。商會累計捐資130萬元發展教育事業,15家企業公益慈善捐款40余萬元,為竹溪節點之為服務支點建設貢獻民營企業力量。
消費幫扶。協調廣東、北京、武漢等商會和會員企業,展銷竹溪茶葉、食用菌、蜂蜜、天麻、臘肉、蒸盆等農特產品。構建"商會展銷+電商平臺"雙輪驅動體系,年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832平臺上線市場主體113個、產品348個,銷售額1906萬元。(顏義眾 蔣天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