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岱王溝林場綠濤翻涌,生機盎然。林蔭下,數十名工人俯身為魔芋、淫羊藿、天麻等藥材除草。汗水浸潤著沃土也澆灌著鄉村共富的希望之苗,更助力著國有林場轉型發展。

近日,記者走進這片蓬勃發展的生態經濟熱土探訪其林下經濟產業帶動農民致富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岱王溝林場突破傳統營林模式充分利用林下空間與優良生態本底科學規劃,培育出立體多元的產業體系。

△岱王溝林場副場長 王輝
與此同時,林場創新采用“林場+公司+農戶”合作模式與多家農業企業攜手由企業提供技術指導和銷售渠道。林場組織生產農戶參與種植管理,既保障了產品銷路又調動了農戶積極性。


△王輝
在這片綠色產業帶中,380畝茶園吐翠、600畝雷竹拔節、5000只生態土雞林間嬉戲、1000箱中華蜂嗡嗡釀蜜、5000尾珍稀大鯢在水中潛游、靈芝等名貴中藥材點綴其間構成一幅立體的生態經濟圖景。

△岱王溝林場場長 張云健
據了解,該林場始終堅守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在守護森林資源的前提下不斷探索聯農帶農的深度與廣度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最大化。

△村民 饒志全
共享發展紅利增收看得見摸得著正帶領20多位村民,在林間勞作的饒志全擦著汗笑容樸實。
△張云健


如今的岱王溝林場林下產業的繁盛景象,與國有林場的責任擔當交相輝映。魔芋的葉、淫羊藿的花、天麻的塊莖在蔭翳下默默生長,茶園吐翠,雷竹拔節、雞鳴蜂舞,大鯢潛游……一幅“林下生金、綠富同興”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記者手記
岱王溝林場的林下經濟實踐深刻證明,國有林場不僅是生態屏障的守護者,更是通過產業創新驅動,成為激活鄉村潛能、引領共同富裕的強勁引擎。這片林海之下,蘊藏著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和諧密碼,也書寫著國有林場服務鄉村全面振興的時代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