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偏頭山國家森林公園工作人員在例行巡護中,發現了一株形態獨特的陌生植被。經過初步比對資料和專家鑒定,確認這株植物正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香果樹。這是偏頭山地域首次記錄到香果樹的自然分布。
香果樹對生長環境要求苛刻。它的發現,不僅是一次重要的科學記錄,顯著提升了公園的生物多樣性價值,更是偏頭山長期生態治理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的有力印證。香果樹起源古老,可追溯到距今約1億年前的白堊紀,被譽為植物界的“活化石”。其樹形挺拔,樹皮灰褐色呈鱗片狀,最顯著的特征是盛開米白色漏斗形花朵,花萼形似小勺,盛花期花香四溢。然而,香果樹生長極為緩慢,需要生長20年左右才能開花,且每2至4年才開一次花,盛花期僅有15至20天。加上種子稀少、發芽率低,自然繁殖非常困難,導致野外種群數量稀少,處于瀕危狀態。(張安平 曾翔 郭鴻洋 龔小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