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不動搖,全縣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立德樹人,培根鑄魂,在加快建設區域教育強縣,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康莊大道上砥礪奮進,鏗鏘向前,交上了一份滿意的教育答卷。

黨建引領,助力高素質人才培養
九月初,天空湛藍,碧空如洗,一大早,高碧雨就早早來到教室,開始一天的教學工作。今年是她在竹溪一中任教的第5年。回首過往,她心懷感恩。5年前,她初登講臺,因教學經驗不足,曾猶豫彷徨。迷茫困惑時,學校和同事向她伸出了援手:“你的語言要精練……”“寫板書之前,一定要好好設計……”“上課銜接生硬,備課時過渡語要寫下來……”那時,總有一種力量鼓舞著她,一種溫暖包圍著她,一座座燈塔指引著她。她苦練內功,進步神速。

近年來,縣教育局黨組全面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黨建+品牌創建為載體,引領全縣9個教聯體圍繞師生急難愁盼和學校中心工作開展品牌創建活動,截至目前,全縣9個教聯體29所學校基本形成“一教聯體一品牌,一學校一特色”的黨建品牌創建成果。如:縣一中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黨建+品牌創建主題,以師德師風建設打造愛崗敬業、遵規守紀的教師隊伍,在“四點”上找突破,在“四德”上求創新,把全校教師的精氣神都凝聚到爭做“四有好老師”的活動中來,涌現了一大批優秀教師。高碧雨就是其中之一。工作的第4年,高碧雨就代表學校參加山東杜郎口中學的教學競賽,并取得不俗的成績。現在,她在竹溪一中帶雙班語文,早已成長為骨干青年教師。

今年34歲的胡美志,是竹溪縣思源學校九年級的一名化學老師。2014年從教以來,他先后在多所學校任教。2019年,他調入縣思源實驗學校至今,連續5年擔任九年級班主任。在黨組織的關心指導和黨員教師的帶領下,他愛崗敬業、安身樂教,快速成長,所帶化學學科水平位于全縣前列,他還被評為2023年竹溪“最美教師”。

竹溪縣教育局以能力作風建設為契機,以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下發的《關于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意見(試行)》和湖北省委辦公廳下發的《關于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若干措施(試行)》文件為準繩,全面加強基層學校黨組織和干部能力作風建設。包括建立學校黨組織會議、校務會議議事規則和教代會制度;常態化開展黨風廉政和紀法教育;開設“干部講堂”等。形成干事合力,以黨建引領學校科學治理。在黨建引領下,竹溪教育事業發展迅速,育人成果累累。一大批中青年人才脫穎而出,成為教學的中堅力量。

完善機制,壓實師德師風建設責任
為順應新時代教育發展趨勢,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縣實驗中學多次開展“師德師風警示教育”活動,提升教師隊伍職業道德素養,打造符合時代特色的高品質教育服務,營造風清氣正、立德樹人的現代校園氛圍。城關中學組織全體教師進行師德師風公開承諾宣誓與集體簽名活動。全校教師鄭重宣誓并現場集體簽名。該活動旨在引導老師們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助力學校實現和諧、健康、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竹溪一中將師德師風作為教師評價的第一標準,建立教師職稱晉升、崗位設置、調動交流等師德失范“一票否決”制度,實行學校績效考核師德師風問題負值評價制度。

全縣多所學校舉行集中培訓,包括聆聽專家專題講座、優秀教師分享經驗、干部履職述職述廉、分組研討擬定提升方案等環節,力促全體教師進一步深刻理解弘揚教育家精神的“魂”,并將其內涵融入教育教學中,在新的學年里書寫新的輝煌。我縣同時舉辦“荊楚群星計劃——尋找好老師”活動。通過眾多一線老師的親身講述,構建立德樹人新格局。

今年以來,我縣開展師德培訓、師德宣誓115場次,30所學校申報創建師德師風問題零發生示范學校。常態化推進師德培育涵養,廣泛開展“我身邊的好老師”故事評選,已征集2000余篇。公開選拔年輕干部是我縣多年來一以貫之的做法。我縣建立了在教學一線、攻堅一線、改革一線發現、識別、培養干部的機制,制定《年輕干部公開選拔方案》,在全縣選拔年輕教育后備管理干部30名。

多措并舉,護航青年人才加速成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明天的中國,希望寄予青年。青年興則國家興,中國發展要靠廣大青年挺膺擔當。”縣一中大力實施青年教師培養工程,即青藍工程,全面貫徹學校“一年合格、三年優秀、五年骨干、十年名師”的青年教師培養目標,搭建各種平臺,厚植成長沃土,促使青年教師穩步成長。2014年8月,原籍安陸的盛鵬飛懷揣著對教書育人的憧憬,被招錄至竹溪一中工作。學校先后安排了他與兩位名師——羅傳舟和陳才道結為師徒。為提高青年教師的業務能力和科研水平,學校搭建了多個平臺:組織青年教師進行校內外各種教學比賽觀摩活動,定期舉辦講課比賽,開展各種培訓學習等。現在,他已是享譽竹溪的名師。

為了力促青年教師早日成才,我縣還拓展了培養培訓途徑。先后組織多批次干部教師,到宜昌、黃岡考察學習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教聯體建設工作,到相關高校開展校地合作,赴北京、襄陽等地推進對口協作;先后邀請“荊楚名師”專家教授到竹溪開展教師成長與學校發展培訓;組織知名學校進行送教交流,舉辦“鄉村振興與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研討會等。



被家長、學生親切地稱為“長安學校”的縣長安學校,剛剛迎來10歲生日。多年來,該校堅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重要基礎性工作來抓,一體構建厚師德、優培養、強發展、建平臺、重保障、促協同的教師工作體系,著力培養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縣教育局還常態化開展“讀書、反思、練兵、比武”活動,錘煉隊伍能力,先后舉辦中小學教師課堂教學技能大賽、學前教育教師素養大賽、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詩詞大會等活動。另外,我縣還建立了宣教、考核、監督、實踐、懲戒貫通的“五位一體”工作機制,讓人才釋放出最大活力。

今年8月27日,我縣新招聘的20名義務教育與學前教育教師進行入職前集中宣誓。在此之前,我縣已出臺2024年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調配工作方案,均衡配置城鄉義務教育師資資源,確保各鄉鎮、各學校師資力量能夠滿足正常的教學需要。


為了給老師減負,縣教育局不斷優化教學環境,建立教師之家,持續關注教師們的身心健康。安心教學,快樂生活。近年來,我縣以政策吸引教師,以機制培養教師,以待遇留住教師,隊伍建設按下快進鍵。教育系統以“讀書、反思、練兵、比武”等培養培訓為重點,以教育家精神引領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思想政治、師德師風和業務素養持續強化。社會尊師重教、教師安心從教的氛圍基本形成,專業、敬業、樂業的教師隊伍基本建成。

我縣教育教學質量持續穩居全市第一方陣,為全縣“一城四地”建設添彩,為中國式現代化竹溪實踐賦能。近年來,我縣全面加強科學理論武裝,打造了一支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教師隊伍,為探索沉浸式培育青年人才新模式夯基固本、凝心聚力。我縣始終用真抓實干破解發展難題,用改革進取詮釋責任擔當,不斷加快教育高質量發展步伐,為早日把竹溪建設成為區域教育強縣不懈努力。

報道/通訊員 何衍輝 李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