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坪鎮建設茶葉名鎮側記
羅強富張明夫
“過去的荒山如今變成了‘金山’,過去的樹葉如今變成了‘金葉’,過去的‘布袋子’如今變成了‘錢袋子’……”近日,筆者在采訪水坪鎮塔二灣村茶葉種植、加工大戶沈奎軍時,他高興地說。
近年來,水坪鎮按照“農業抓產業,產業抓特色,特色抓茶葉,茶葉富百姓”的一業興鎮工作思路,聯片開發建基地,依靠科技創品牌,組建“航母”促發展,綜合利用增效益,全鎮基本形成了“戶戶種茶,人人懂茶,科技制茶,能人賣茶,唱響‘銀橋’,致富發家”的產業發展格局。今年全鎮實現茶葉總產量16萬公斤,茶葉產業收入達到1.5億元,全鎮人平茶葉增收300元,茶葉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30%。2002年被省農業廳授予“全省十大茶葉名鎮”稱號,今年又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新農村建設試點鄉鎮。
聯片開發建基地。自1999年以來,該鎮在前進、金銅嶺、塔二灣等地連續組織了6次萬人大會戰,新建高標準速生茶葉基地1.6萬畝,全鎮茶葉總面積達到2.26萬畝,被省農業廳授予“全省十大茶葉名鄉名鎮”稱號。以前進茶場為主體,新建融“觀光農業、旅游景點、生態示范、科技園區”為一體的萬畝生態示范園,以茶葉為龍頭,以碧山綠水為基調,做到公路交通配套,水利設施配套,能源設施配套,防護林網配套,初步形成了“山水碧,茶果香,平坦大道繞山莊;林成蔭,樹成行,農家樓院林中藏”的生態格局,生態示范園茶葉總面積達到5628畝。同時,涌現了一批像吳志衛、沈奎軍、邱世培等茶葉種植、加工大戶。
依靠科技創品牌。該鎮圍繞“建一流茶園,抓一流質量,樹一流品牌,創一流效益”總目標,大打無公害、無污染、生態化品牌,利用植物增色增香技術,提高茶葉內在品質。前進茶場與華農大建立了長期的科企聯姻關系,倪德江教授指導生產的“銀橋綠筍”、“銀橋綠針”茶,2001年榮獲杭州茶葉國際博覽會金獎,2002年被評為十堰市五大名茶,全省二十佳名優茶,被國家農業部茶葉檢測中心評為“無公害、放心茶”,2003年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2004年通過了ISO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被評為湖北省知名品牌。銀橋系列綠茶成為市場上的“寵兒”,一直供不應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