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中學成立一周年巡禮
(通訊員周端方)這是一個古老的校園。竹溪黌學、縣一中薪火相傳四百余年,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這是一所年輕的學校。掛牌成立僅僅一年,擁有全縣科級學校最年輕的領導班子和教師隊伍。
這是一所發展強勁的學校。一年來,縣級文明單位、教育系統優秀基層黨組織、市級文明宿舍、市級放心食堂、縣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等各類榮譽稱號紛至沓來。
這就是城關中學。在學校成立一周年之際,筆者踏訪校園,看到的是一幅新學校正揚帆啟航的新畫卷。
科學謀劃繪藍圖
為破解城區教育發展瓶頸,縣一中整體搬遷后,縣委、縣政府決定將一中老校區改辦為一所寄宿制初中。縣教育局籌措資金200余萬元對校園進行了改造。2009年8月,城區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寄宿制初中——城關中學正式掛牌成立。學校規劃3個年級21個班,在校學生1100人。2010年秋季,學校有教職工67人,學生700人。
承載著縣委、縣政府對教育的厚望以及社會各界對學校的殷切期盼,城關中學一班人深感責任重大。辦什么樣的學校、如何辦好學校成為城中人思考的首要問題。幾經規劃論證,一幅藍圖展現在城中人面前:以寄宿制、小班化教學為辦學特色,以“育人為本、同享成功的快樂”為辦學理念,以“持誠、樂學、健體、求真”為校訓,圍繞“德育創特色、質量爭一流、校園求和諧”奮斗目標,逐步形成“勤學、善思、合作、進取”的學風,“愛生、善教、嚴謹、求真”的教風,“誠實、自強、文明、和諧”的校風。
在核心理念指引下,全體師生團結一致,艱苦創業,勵精圖治,大力開展“四年五園”建設,即實施養成教育強化年、教學質量提高年、教師素質提升年、學校管理規范年建設,致力打造文明校園、書香校園、激情校園、人文校園、和諧校園。目前,校園環境優雅,創業激情高漲;教學樓、逸夫樓、宿舍樓煥然一新;教室窗明幾凈,班班配有大屏幕液晶電視、電腦,接通互聯網,鼠標輕點,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實驗室、微機室、圖書室等專用室功能齊全,設備先進;學生宿舍單人單鋪,學生食堂設施完備。學校環境優美,蒼勁的古柏彰顯出校園的古老與厚重,蒼翠欲滴的翠竹、怒放的鮮花昭示著校園的青春與活力。課堂書聲朗朗,校園書香陣陣,教師自信昂揚,學生文明向上。走在校園,文明和諧之風撲面而來,處處洋溢著朝氣與激情。
優化隊伍增內涵
“學校要培養學生,先要成就教師。只有教師得到專業成長,學校才有希望。”這是校長王世鵬經常說的一句話。教師是學校的第一資源,是立校之本、強校之魂,是學校事業發展和成功的根本保證。
建校伊始,學校就大力實施“一年優秀、三年骨干、五年名師”的教師成長“135”工程,為教師成長壓擔子、搭臺子。
加強師德建設,努力培植教師創業激情。2009年8月24日,教師入校第一天,學校就邀請專家舉辦“我們需要這樣的創業者”專題講座,組織教師集體宣誓并公開向社會承諾活動。結合學校發展實際,先后組織教師開展學習科學發展觀及何家坤、汪金權等先進事跡,“青春、責任、奉獻”演講活動,以及愛校如愛家、愛生如愛子、愛他如愛己“三愛”主題教育和“愛心與責任”大討論等活動,強化教師責任意識,激發教師創業激情。
大力開展業務培訓,助推教師專業成長。學校針對教師實際,科學制定教師學習方案,精心組織教師業務培訓。每周三集中學習時間組織對教師進行計算機系統培訓及新課程理念的專業培訓。一年來,為教師購買《做最好的老師》、《心靈啟示錄》、《你在為誰工作》等書籍,引導教師讀教育名著,定期組織教師觀看魏書生等專家講座和先學后教、生本教育課堂實錄,鼓勵教師寫體會、建博客、參與網上學習。同時結合教學常規,積極開展“八個一”活動,即每學期開展一次教學技能大賽、舉辦一個課堂開放周、舉行一次業務考試、撰寫至少一篇教學論文;每月一次常規檢查、一節公開課,每周一次集中學習、一次集體備課。學校還積極為教師創造走出去的機會,先后選派教師到廣東參加生本教育培訓,到十堰參加學校管理培訓,并積極選派教師參加縣內各項活動,觀摩兄弟學校課堂。
注重教育科研,堅持科研興校。去年9月,學校邀請教育專家深入課堂把脈問診,之后,學校以備課組為單位,化問題為課題,大力開展課題研究。學校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組織教師開展聽評課活動,校領導帶頭,一學期聽評課達30節以上;開展教學技能大賽,一學期一次,以賽促研;定期開展集體備課研討會、教學例會,引導教師開展教學研究,讓教師在交流中互相學習,在學習中總結,在總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
該校女教師李秋玲說:“在城中的一年時間,我切實感受到了自身的進步”。像她一樣,在城中,眾多教師在課堂神采飛揚、在課外潛心治學、對學生真情流露,他們正以自己的青春與激情、智慧與汗水譜寫城中最精彩的樂章。
以生為本育英才
學生是學校的主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學校發展的根本。讓學生成長成才、體驗學習的樂趣、享受成功的快樂是學校永恒的追求。
學生安全是辦學底線。學校在注重加大安全設施投入的同時,十分注重安全防范能力的培養。學校健全安全管理機制和安全應急預案,利用安全課、班會、政訓、國旗下講話,大力開展安全教育,定期組織安全防災演練,時刻加強安全安全防范。學校高度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設立心理咨詢室,安排心理輔導教師,定期進行心理輔導講座。一年來,學生安全意識明顯增強,校園無安全責任事故發生。
以“穿好衣、就好餐、行好路、掃好地、做好操、唱好歌、寫好字、上好課、待好人、做好人”為內容的學生“十好”評價標準和星級學生評價制度是城中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學校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學生學習、生活的相關內容細化為十條標準,實行一周一總結、一月一匯總、一學期一總評,并堅持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家長評價相結合;大力開展爭星創先活動,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學校德育以感恩教育為主線,一個主題形成序列,定期組織演講賽、感恩教育、法制教育等活動,陶冶學生道德情操,磨礪學生意志,激發學生愛校、愛家、愛國熱情。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快樂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成績。學校以加強教師教法、強化學生學法為突破口,大力推行生本教育理念,積極構建有效課堂,不斷創新課題教學模式,努力培養學生愛學習的興趣、會學習的能力、善學習的成效。一年來,學生學得輕松快樂,教學質量達到了預期目標。
學校積極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實現自我的舞臺。先后組織開展了“我與祖國共成長”合唱比賽,“養成良好習慣、成就精彩人生”演講比賽,“活力青春、和諧城中”“五四”慶祝活動,開展了廣播操比賽,組織開展了書畫比賽及“愛家鄉、愛竹溪”征文活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鍛煉、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交往、學會合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校注重環境育人。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精心布置的名言警句、校規校訓,定期更新黑板報、廣播室、宣傳展板,教室文化讓學生充滿學習的激情、寢室文化讓學生感受到家的溫馨、餐廳文化讓學生知曉勞動的珍貴、花園文化讓學生學會尊重生命,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能夠到城關中學讀書是我的幸運,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讓我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在校園,經常可以聽到學生說出這樣的話。自信陽光的臉龐、勤奮好學的身影,城中學生正以“今天我以城中為榮、明天城中以我為榮”的信念奠基未來美好的人生。
規范管理求發展
學校要發展,管理是關鍵。規范化、精細化、人文化是城關中學管理的定位。
建立了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學校圍繞辦學目標,集思廣益,反復醞釀,先后出臺教學、財務、安全衛生、教師學習、德育等6大類30余項管理制度,明確了各崗位工作職責,制訂了量化評價細則。學校將制度匯集成冊,組織教師集中學習,讓其成為教師的行動準則,內化成教師的自覺行為。
建立起高效的工作運行機制。學校實行分塊管理,分工負責。校委會成員聯系備課組,校領導帶班值周。堅持每項工作事前有方案、事中有督辦、事后有總結通報的工作流程,每周召開校委會、教師例會、班主任工作例會,印發《城關中學周重點工作督辦》,創辦《工作簡報》,加強工作落實,確保政令暢通。在工作運行中,學校重大決策、重大財務開支、涉及到教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實行全過程公開,主動接受教師監督。一年來,學校通過校徽校訓征集活動、“三評”活動、民主生活會、座談會等,引導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確保了學校人心齊,心氣順。
在規范嚴格的管理中,學校注重人文關懷。《考勤制度》、《教學管理制度》、《坐班制度》等都能讓教師感受到嚴格的管理與人性的結合。教師生日能收到一張溫馨的賀卡,教職工家庭困難能感受到學校領導問寒問暖,重大節日教職工家屬也能得到一句祝福,學校時時處處彰顯和諧。
規范管理帶來了學校顯著的辦學效益。教學質量實現了預期的目標,德育工作經驗被兄弟學校借鑒,各類創建捷報頻傳,一所富有特色的學校正乘風破浪起航。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城中人正以新的姿態、新的起色譜寫著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