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抓好“工農對接”系列評論之九
項目決定產業發展,項目決定產業未來;大項目大發展,小項目小發展,無項目難發展。因此,實施“工農對接”,就必須在產業與項目對接上下功夫。
近年來,我縣緊緊圍繞農業產業化建設,主攻重點項目,加大項目申報、爭取、實施力度,初步形成了項目工作格局。項目的建設,不僅促進了產業發展,而且有力推動了縣域經濟發展。
實踐證明,項目是加快產業發展的載體和抓手,是增強后勁的基礎和支撐,是擴大投資、拉動增長的根本舉措,是實現跨越的“動力源”和“助推器”,培育市場主體離不開項目支撐,搞活農產品營銷離不開項目拉動。
當前,我縣正處在經濟發展的轉型期,新的發展階段、新的發展水平對抓好項目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要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產業發展的新理念,把項目建設放在產業建設的第一位、作為推動產業發展的龍頭工程,從而使產業與項目融為一體、無縫對接。
產業與項目對接,立足產業優勢建好項目庫是基礎。我縣水電、礦產、林特資源十分豐富,是“中國有機綠茶之鄉”、“中國茶葉之鄉”、“中國魔芋之鄉”。我們要用市場的眼光重新審視這些優勢,把著眼點轉移到這些優勢資源的開發利用上,延伸產業內涵、拓展經濟內涵、挖掘文化內涵,依托現有農產品加工企業和工業園區,搞好產業項目的包裝,編制中長期產業發展規劃,建立和完善產業項目庫。編制產業項目時,要圍繞國家產業政策調整和投資導向,在大力開發內生資源的同時開發接替產業,做到“刮風的時候防下雨,天晴的時候防天陰”,在產業發展上不能“一棵樹上吊死”,要“風物長宜放眼量”,干今天、想明天、謀后天,實現從開發內生資源向開發接替產業轉變。要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以農民增收為主線,在主導產業、優勢產業、特色產業的延伸中建立一批項目。
產業與項目對接,依托項目庫積極爭取項目是重點。項目是產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要進一步樹立強烈的項目意識,牢固樹立抓發展就要抓項目、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舉全縣之力,傾一切可用資源推進項目工作,以項目的大突破實現縣域經濟的大發展;要搶抓國家擴大內需政策機遇,依托資源和產業優勢,緊緊圍繞水電、礦產、醫藥化工、生態旅游等產業,精心謀劃和開發一批重點建設項目;要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積極與上級部門搞好對接,主動加強與國家、省市主管部門的協調聯系,爭取一批重點項目納入上級的項目規劃,爭取有更多的項目進入國家和省里的“盤子”;對已有規劃的成熟的產業項目抓緊申報,做到成熟一個申報一個。吸引外來投資也是實現項目戰略的一種途徑。要把經過整合和包裝的產業項目向外推介,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堅持節會招商、產業招商、親情招商、以商引商、網上招商等舉措,吸引外資投入項目建設。
產業與項目對接,發揮項目集聚效應是關鍵。項目作用的發揮直接關系到產業的健康發展。要圍繞確定的主導產業,通過統一規劃、統籌安排,做到建成一片成功一片。對在建項目,要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確保盡快建成達效;對批復的項目,要千方百計落實建設條件,抓緊啟動開工一批新的建設項目。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加強對項目資金的整合,建立項目集聚機制,實行“項目集聚、資金捆綁”的辦法,將項目及資金統籌用于優勢區域、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各相關部門要發揮職能作用,團結協作,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全力扶持主導產業和重點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從而發揮項目的最大效應。
產業引來項目、項目推動產業。只要我們精心抓好項目的謀劃、爭取和實施,形成謀劃一批、爭取一批、實施一批、見效一批、儲備一批的持續、梯次推進的項目工作格局,產業就一定會得到長足發展,“工農對接”這篇大文章就一定會令人矚目,也必將在竹溪經濟社會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