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孫敏)20日下午,我縣召開十八里長峽省級自然保護區申報國家級工作情況匯報會,研究部署申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關工作。縣領導余春存、余世明、楊斐然、夏良勝、張勝全、尹熙祥、袁昌順出席會議。
會議聽取了十八里長峽省級自然保護區申報國家級工作情況匯報。十八里長峽于2003年8月,被湖北省政府批準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目前已基本符合申報國家級基本條件,申報國家級保護區的有利條件較多,時機已經成熟。
縣委書記余春存在會上指出,十八里長峽省級自然保護區申報國家級對于保護十八里長峽境內的生態環境作用至關重要,對于開發十八里長峽境內的旅游資源意義十分深遠,對于提升十八里長峽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的效果不言而喻,對于爭取國家項目支持,實現保護區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必要性。他要求,要搶抓機遇,科學制定申報工作方案,盡快啟動和推進申報工作,堅持做到保護、開發協調進行,生態保護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同時,要統籌考慮,將十八里長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申報與國家地質公園申報相結合,打造十八里長峽的“金字”招牌。
對于申報工作,縣長余世明要求,要堅定信心,理清思路,切實加強領導,抽調專班,全力以赴的做好申報前的準備工作;各相關單位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步調一致,密切配合,協調到位,不遺余力的支持申報工作;要科學制定申報方案,明確申報主體,完善申報條件,力爭在今年底前完成省級評審,明年5月以前通過國家級評審。
據了解,十八里長峽位于竹溪縣南部山區,西、南毗鄰重慶市巫溪縣,東與竹山縣堵河源自然保護區交界,面積30459.3公頃。境內地形地貌獨特,森林資源豐富,蘊藏著大量的珍稀動植物和特有物種,是全省自然生態保存最完整和生物多樣性最顯著地區之一,被譽為兼容東西部成分的“動植物基因庫”,包含南北植物和生態的“綜合百科書”,具有極高研究和保護價值,是華中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