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彭 君
新春伊始,中峰鎮出現了一片繁忙的景象:以小田改大田為重點的貢米基地里工程車隆隆作響,基礎設施建設熱火朝天;車間里機器轟鳴,晶瑩剔透的顆顆“珍珠”歡快地流入一條條設計精美的包裝袋,廠房門外工人們正在搬運裝車……
中峰鎮依托資源、區位、產業優勢,按照“山間、田間、車間聯姻,農業、工業、產業對接”的發展思路,千方百計把“第一車間”建在產業鏈上。確立了打造溪城人民的“米袋子”和“菜籃子”的雙子興鎮戰略,實現基地與農戶對接、產品與品牌對接、生產與服務對接,以企業帶農業,以農業促產業,以產業鏈拉動農業發展,擴大和延伸了農業產業鏈條,引領農民走上勤勞致富的道路。
扛起“米袋子”打造“金字招牌”
“竹溪貢米”是中峰的金字招牌。出產于朝陽村轄內的大米,早在唐代孝和年間即被中宗李顯欽定為朝廷貢米,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該鎮借助“貢米之鄉”優勢牌,加快推進有機“貢米”產業發展,讓優勢資源發揮應有的經濟效益。目標上,圍繞“核心區基地初具規模,龍頭企業新上高標準生產線,市場開拓邁出實質性步伐”的三大目標;建設上,實行五個配套,即配套防護河堤、配套田間水泥作業道、配套“U”型灌溉渠、配套田間綠化、配套小田改大田,建設基地5000畝,一個“田塊成方、庫渠成網、花草成行、道路通達、有機高效”的高山有機稻示范園和現代觀光農業示范園初現雛形;種植上,強調科技推廣應用,采取“六個統一”即統一良種、統一“旱育保姆”育秧、統一配施有機肥、統一防治病蟲害、統一黑膜直播、統一機插機收,規范種植貢米5000畝。在天氣影響情況下仍就豐收,畝產達550公斤,農民每畝增收500多元,僅此一項農民增收250萬元,全鎮人平增收85元。
同時,按照“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針對目前“雙萬噸”產業起步不久,產量和銷售都比較有限的實際情況,該鎮新增投入500余萬元,新建標準廠房和先進貢米生產線,形成了年產一萬噸、產值過億元的加工生產能力,龍頭企業當年收購優質香稻600萬斤,加工精裝貢米320萬斤,出廠均價達1萬元/噸,兩家企業當年實現產值銷售額3800萬元,增加稅收70萬元,消化吸納農民工56人。初步形成了三大系列、九大品種的系列產品,并在壽康等多家連鎖超市上架,營銷網絡進一步拓寬,形成了產業化的雛形,實現了產銷兩旺。產品也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資格,順利通過綠色認證,并和魔芋面條雙雙榮獲中國(武漢)第六屆農業博覽會“中國著名農產品”殊榮。
拎起“菜籃子”走向“綠色銀行”
中峰鎮是傳統的水生蔬菜種植區,發展蔬菜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該鎮黨委政府決定把加快推進“菜籃子”工程作為富民強鎮的重要產業來抓,全面推行“一村一品”的發展戰略。
該鎮青草坪村建成400畝設施蔬菜基地,新建田間水泥作業路3500米,架設220伏供電線路600米,新建“U”型渠1800米,安裝頻振殺蟲燈8盞,成為設施蔬菜專業村,年可創收50多萬元。
灌溝村利用地處城郊的優勢,發展特色蔬菜產業,名揚縣內外的甜玉米、地瓜等特色產品除滿足本縣市場外,還遠銷毗鄰的陜西省安康地區。
中梁村實現絞股藍“全覆蓋”,面積達400畝,戶平2畝年收入8000元,成為絞股藍專業村。
中峰觀村和廟耳溝村引進先進的脫毒高產馬鈴薯克新12號,配套壟耕作、地膜蓋、配方肥等新技術,建立起高標準馬鈴薯高產栽培示范基地。畝產鮮薯2500公斤,示范基地較傳統種植方法每畝可增收2000元。
大南溝村充分發揮養殖大戶的示范帶動作用,成立全縣首個蛋雞養殖合作社,引導群眾發展蛋雞養殖業,統一供苗、統一防疫、統一收購、統一銷售,蛋雞養殖產業不斷做大做強。2009年,大南溝村養殖大戶萬傳寶集中養殖蛋雞15000只,產出的鮮蛋直銷縣內超市,供不應求,帶動散養蛋雞100只以上的農戶120余戶。
同時,該鎮通過產業鏈的帶動,形成了以朝陽村村民王濤為主的食用菌種植基地,計劃年產鮮菌75萬斤,實現產值150萬元;形成了以郭承南等為主的生豬養殖大戶50多家,并積極發展養殖小區,推進規模經營,年可出欄商品豬5萬頭。樟扒溝村農民黃光兵多年來堅持種植水生蓮藕產業,培養出了兩名大學生,大兒子黃勝忠現留學德國,小兒子黃勝國正攻讀研究生。老黃說:“沒想到我種蓮藕,還養育出了兩個有用的兒子,這藕我得一直種下去?!?
引來“錢罐子”筑牢“致富保壘”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中峰鎮實施“兩子興鎮”戰略,激活了鎮域經濟,使得一批產業順勢而出。
中峰原糧管所經理徐輝,單位改制下崗后,憑借自己對糧油加工熟悉的優勢,利用竹溪魔芋資源豐富的優勢,2007年在本鎮成立竹溪縣益友糧貿公司,生產加工銷售魔芋面條,后在該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投資改擴建原有廠房,添加先進設備,于2008年開始加工生產銷售貢米,2009年該公司生產的貢米和魔芋面條雙雙榮獲中國(武漢)第六屆農業博覽會“中國著名農產品”殊榮。
該鎮三元米業公司老板李承乙,瞄準“竹溪貢米”的巨大經濟前景,投巨資擴建萬噸貢米加工廠,購進高檔次配套加工設備,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負責集中對中峰有機貢米進行加工、包裝、銷售,帶動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在這些重點產業的帶動下,全鎮建材加工業、商貿旅游業和特色養殖業漸成氣候。
中峰鎮小南溝村外出創業成功人士許啟典,2007年以來,先后在中峰鎮投資新建節能磚廠和石料廠各一家,提供就業職位80多個。2009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000多萬元、銷售收入2500萬元、利潤390萬元,上繳各項稅收150余萬元。他說:“正是我們看到了中峰鎮黨委、政府堅定發展不動搖的決心、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的真心,才讓我堅定了回鄉創業帶領群眾致富的信心?!?/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