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竹溪縣召開打造“大山里的深圳”學習討論座談會。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湯紅兵與竹溪各界代表齊聚一堂,圍繞如何學習深圳經驗、破解山區發展瓶頸、激活發展動能展開深度研討。縣委書記許慶一主持。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春斌,十堰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雷勇參加。
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偉交流了對活動意義的理解。他表示:“‘大山里的深圳’大討論,不僅是思想解放的‘動員令’,更是改革攻堅的‘作戰圖’。我們將推動黨員干部對標深圳經驗,學習深圳‘勇爭一流、精益求精’的高標追求、‘搶抓風口、乘勢而上’的機遇意識,進一步深化黨內政治生活、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建強產業人才隊伍,以竹溪節點之為服務全省支點建設。”
竹溪的優勢在哪里?如何將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喻泉源說:“與深圳相比,我們有稀缺的綠色資本、厚重的歷史肌理、多元的業態土壤。我們有信心把竹溪打造成泛武當旅游圈重要節點和秦巴地區康養旅居勝地,讓‘小城有戲·慢養竹溪’的美好愿景在竹溪大地精彩綻放。”
鄉鎮作為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在學習深圳精神、推動鄉村振興上至關重要。城關鎮黨委書記柏元軍談道:“深圳精神的核心在于‘敢闖敢試、開放創新、高效務實’。竹溪偏遠,但不邊緣。我們將緊緊圍繞市委建設‘大山里的深圳’宏偉藍圖和縣委‘一城四地’具體目標,跑出發展快節奏,創新治理新模式,激活振興新動能,鍛造基層新鐵軍,真正讓深圳精神轉化為發展實效。”
文旅項目的創新實踐,是深圳精神在竹溪落地的鮮活案例。亞新文化集團董事長張輝以武陵不夜城為例分享道:“武陵不夜城,既是深圳改革開放精神在深山的延續,也是文旅融合的時代創新。我們將繼續以深圳為標桿、以武陵不夜城為亮點,推動竹溪成為產業興旺的創新高地、文旅繁榮的璀璨明珠、生態優美的宜居之城。”
村級層面如何踐行深圳精神,關乎基層治理與民生改善的成效。兵營鎮四條溝村黨支部書記馮剛從鄉村視角談道:“四條溝村雖然在大山里,但心氣兒不能低。面向未來,我們要繼續學習深圳的創新和實干精神,拿出‘闖勁’興產業,拿出‘創勁’抓治理,拿出‘干勁’惠民生,讓大山里的好日子出新出彩。”
“深圳的今天,是敢闖敢試干出來的;竹溪的明天,更要敢拼敢創搏出來!”在聽取大家的發言后,湯紅兵勉勵大家,要深刻認識建設“大山里的深圳”的重要意義,既要學習深圳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的魄力,也要汲取其搶抓機遇、攻堅克難的膽識,更要借鑒其開放包容、勇立潮頭的格局;要將學習成果切實轉化為謀劃工作的清晰思路與破解難題的有效辦法,以此推動思想引領、產業發展、民生保障、精神文明建設和干部能力作風全面躍升,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勁頭,為服務支點建設貢獻堅實的竹溪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