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百家門知百家事解百家難
縣河鎮“一線工作法”解民憂
通訊員劉敬海
連日來,縣河鎮干部柯昌春一上班就同幾名工作人員到轄區的電站移民村“轉悠”,幫助移民排憂解難。“情況在一線了解,問題在一線解決,責任在一線落實,經驗在一線創造,感情在一線融合,形象在一線樹立”,這是該鎮開展“一線建功立業”活動的總體要求。
“只有轉變工作作風,到一線去,到現場去,才能拉近與老百姓的距離,才能實實在在的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鎮黨委書記、鎮長洪濤說。近年來,縣河鎮努力踐行以“一線工作法、現場督辦法、公開聽政法”為主要內容的工作方法,重實干、求實效,使昔日的“教練員”、“裁判員”奔赴一線當“運動員”,有力地促進了干部作風的轉變和各項工作的落實。
樊友財是該鎮小田壩村黨支部書記,經常在他工作的時候,鎮駐村干部就悄悄地走進辦公室。樊友財坦言既有壓力又有動力,“駐村領導不定時地來辦公室,有這樣的壓力,我們的工作還能不好好干?”他所說的駐村領導進辦公室,就是“一線工作法”對鎮領導班子成員的約束——領導班子成員,每人每月不少于16天到聯系村場(鎮直企業)開展工作,協助村委會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難題;班子成員要做到“五必到”,即“研究落實村重要工作必到,村兩委會、黨員會、群眾代表會等重要會議必到,村重大突發性事件必到,村重要建設項目等重要活動必到,村干部和群眾反映問題必到”。
“進百家門、知百家事、解百家難”是該鎮對機關干部作風建設的一個考量。紅豐、先裕兩村群眾出行和生產生活物資的運輸十分困難,駐村干部反映這個問題后,鎮黨委政府組織人員到實地進行測量和規劃,并主動聯系相關部門多次到現場勘察,目前9.3公里的水泥硬化路已投入使用,受到了群眾的好評。到一線親身體驗,解決問題,這是該鎮對機關干部的一個要求——管理工作要落實到村組、深入到群眾中,現場辦公,聽取意見和建議,及時處理各種問題;機關干部要到包點村,對每一戶、每一人走訪,了解基本情況后登記造冊,定期走訪,全面掌握村民信息,做到對村民信息了如指掌。鎮里還對每一個駐村干部采取抽查、村民調查問卷等形式進行檢查考核,促進工作。
“一線工作法”的大力推廣,切實轉變了全鎮干部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干部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讓群眾得到了實惠,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據了解,自“一線工作法”實行以來,該鎮已登記群眾意見、建議128件,其中86件已經辦結,23件正在辦理之中,19件轉交責任單位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