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 記者 郭軍 報道:新春的腳步在寒冬中輕快而歡悅地向前邁進,城關鎮廖家河幸福農場的各類設施建設全部竣工,正在進行最后的地面沖洗,正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春的到來。

1月21日,冬日暖陽灑滿竹溪山鄉,沿著寬闊平直的北環路向西北進發,駛入約500米長的鄉村道路,在一連排民居的盡頭,連片大棚映入眼簾。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將平淡的日子過成詩。”圍墻上的一行土黃色大字,提示廖家河幸福農場到了。

迎著凜冽的寒風,穿過實木搭建的房屋外形大門,踏入了充滿希望與活力的幸福農場,前廳休閑區,四座鋼構休閑亭內,固定式長條椅和條格桌子,被擦得油光锃亮。

與休閑區簡易隔斷的過道式美食操作間,柴火煙囪灶,靜待開春之后的煙火。

“周末帶上家人,可以自己種地、采摘新鮮蔬菜,就地加工品嘗?!绷渭液哟妩h支部書記肖勇站在灶臺前,高興地說,“那邊還有小超市,提供米面油鹽、牛羊豬肉等生活用品?!?/p>
再往前,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有序的連片設施大棚,恰似大地排列整齊的琴鍵,正奏響著致富的歡快樂章,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原來可不是這樣子?!毙び陆榻B,這里曾經矗立著100個廢棄大棚,因經營不當,雜草叢生,令人惋惜。
變化從去年開始,廖家河村的這片土地乘著全縣“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的“三變改革”春風,迎來煥化重生。

廖家河村“兩委”牽頭成立廖家河村管理運營有限責任公司,將以前廢棄的大棚土地,以每畝800元的價格進行集中,統一經營。大棚改小棚,每個棚面積約3分,再按一年每分300元的價格,對外承包認領,供市民進行農耕體驗,實現資源的優化整合。
“這一舉措不僅為公司帶來豐厚的收入,也為村集體增收,為村民創造家門口就業的機會。”走在農場嶄新的大理石游步道上,肖勇指著路邊一排小木屋,高興地說,“連種地所需要的農具,我們都準備好了。33個農具寄存小屋,電子密碼鎖,存取自由?!?/p>

目前,已建成的33棟大棚里,溫暖如春,與外面的寒冬形成鮮明對比。每個大棚外都有一個認領標識牌,上面記錄著認領人姓名、面積等信息。


聽說幸福農場即將開園,周圍的百姓們紛紛申請加入到公司的代耕種隊伍。肖勇介紹,認領的大棚可以自己來種,也可以請代工耕作。

“以前過年就是吃吃喝喝,走親訪友。現在來這里種種地,品嘗放心菜,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還能讓孩子們明白勞動的價值,感覺特別有意義?!币晃磺皝沓凶獯笈锏氖忻癜叵壬?,一邊簽下3分地的大棚,一邊笑著說。

“土地交給村級公司經營,租金穩定,還有年底分紅?!睌稻藕迕駨埱鍛c望著眼前的景象,仿佛嗅到了春天的氣息,感慨萬千:“以前這些地荒著,我們心里那個著急啊,覺得可惜。現在好了,有了這個農場,土地重新活了過來,到農場務工一天還有100元收入,我們的日子也越來越有盼頭了?!?/p>

幸福農場的發展,不僅讓這片土地煥發出勃勃生機,也會使村民們的腰包漸漸鼓起來。肖勇信心滿滿地說:“它就像一條溫暖的紐帶,連接著城市與鄉村,讓人們在歡樂的氛圍中,深深感受到鄉村振興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