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楊秦青)11月13日,縣委書記、縣長許慶一調研城市建設工作時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實推進城建、民生重點項目建設工作,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城市品質,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陶猛參加調研。

從城區北大街、西關街、南大橋、躍進橋到城關鎮守金店村,許慶一一路步行,踏勘現場、仔細了解相關路網、口袋公園的規劃建設情況,勘察最優路線,比選最佳方案;實地察看城區主干道路橋擴建、東門街改造工程項目進展情況,現場研究解決相關難點、堵點問題。
許慶一指出,城市道路建設和改造提升是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抓手,事關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要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堅持規劃引領,立足當下、著眼長遠,深度考量道路規劃建設與城市功能布局的關聯性,緊盯發展重點、交通堵點、民生熱點,統籌推進城市道路建設和提升改造,進一步優化交通路網、拓展發展空間、完善城市功能。要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加快搭建外聯內暢的城市交通框架,以區域“微循環”暢通城市“大交通”,更好滿足城市發展和群眾出行需求。要堅持系統觀念,因地制宜,讓利于民,把最好的資源留給群眾,多做微改造、“小手術”,打造更多貼近群眾生活的綠色公共空間和便民活動場所。
許慶一還先后實地察看了農貿廣場便民市場、兩館一中心、水坪高速路出口等擬建公廁選址地,并結合城市規劃、土地權屬、方便群眾等提出指導意見和工作要求。他指出,公廁建設是“關鍵小事”,也是促進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的重要民生項目。相關部門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運用共同締造理念和方法,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傾聽群眾呼聲,充分利用現有公共空間、閑置地塊,統籌規劃,拿出系統方案,把公共廁所建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要提高公共場所、道路沿線、生活小區、旅游景點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公共廁所覆蓋率,確保數量充足、布局合理、管理精細、服務到位。
縣領導柯愛民、喻輝、孫波、喻偉參加調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