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郭元江 李遙)初秋時節,新洲鎮農村福利院里紫薇花開得正盛,在寬敞明亮的幸福食堂里,老人們安心就餐,吃著美味可口的飯菜,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在福利院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有幸參觀了院里的宿舍、庭院、食堂、娛樂室和菜園。在這里,老人的日常飲食起居得到有序安排,平常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比較豐富,看電視、打撲克、聊天嘮家常,經常還有志愿服務隊來這里開展服務活動,老人們的幸福指數逐步提高。
王先軍是新洲鎮孟家渠村人,兒女們常年在外面打工,成為留守老人。孩子們雖一直在外打拼掙錢,但父親的日常生活起居無人照看也一直是心病,本有心在村里花錢請人照看老父親,每月的高額費用又成為一大難題。后來,得知鎮農村福利院開辦了社會養老服務,條件不錯,專人看護,幫他們解決了大難題。
△竹溪縣新洲鎮孟家渠村村民 王先軍
為有效改善農村養老服務條件,滿足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需求,新洲鎮采取“公辦+民營”相結合的方式,對鎮福利院進行升級改造,配備建成了集活動室、親情連線室、圖書室、影音室、保健室、淋浴室、幸福食堂、幸福舞臺等功能為一體的“幸福超市”。同時,壓縮辦公場所,騰出連片房間,設置“社會養老服務區”,為農村60歲以上的老年人提供休閑娛樂、日間照料、殘疾人康復、托老養老等各項服務,讓農村留守老人享受到養老服務改革的紅利,讓老年人真正體會到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托的幸福感。



在縣河鎮農村福利院,院內綠樹掩映、繁花似錦,處處透出溫暖有愛的氛圍。在工作人員的照顧下,老人們有的在室外散步,有的鍛煉身體,有的在室內觀看電視節目,處處充滿歡聲笑語。

“我們年齡都大了,子女常年不在家,經常只有自己一人,平時吃飯都總是湊合著隨便吃點兒。在這里,按時按點吃上熱乎兒飯,還可以享受各種養老服務,又都是熟人,子女也放心。”院民王大爺如是說。

縣河鎮于2019年對農村福利院進行提檔升級,建成“一院兩區”并投入使用。其中“特困供養服務區”,主要做好轄區內農村特困人員的集中供養工作;“社會養老服務區”,主要是面向社會提供有償低廉的養老服務,通過“打開院門”辦養老,吸納農村低保、重殘、獨居等特殊困難群體,提供全托、半托、日托多種方式養老服務,實現公共資源充分利用,農村老人應養盡養。
△竹溪縣縣河鎮民政所所長 黃東
“每天老年人在這里活動的時候,我們都會做好服務工作,在他們休閑的時候,我們還會進行最新政策宣傳,教他們申請、使用電子醫??ǖ取f偵线€經常組織志愿服務隊,來院里給老人們開展志愿服務,老人的日常生活不再單一,精神上有了很大寄托。”福利院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

近年來,我縣聚焦老年群眾實際需求,跨越式發展養老服務事業,形成了縣級有老年養護中心、鄉鎮有養老服務綜合體、村(社區)有老年互助照料中心、家有養老床位的四位一體養老服務體系,滿足了農村養老需求。在鄉鎮養老服務綜合體建設中,充分利用現有農村福利院富余養老服務資源,將鄉鎮農村福利院通過提檔升級改建成“一院兩區”,重點為有需求的農村經濟困難的獨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殘、計劃生育特殊困難等困境老人提供低收費養老服務。

目前,我縣已對22所城鄉福利院、9所農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基礎設施進行提檔升級,在9個鄉鎮農村福利院進行“一院兩區”建設(即在一所福利院內建設特困供養區和社會化養老區)。新建25個安幼養老服務中心和互助照料中心,建成1個鄉鎮養老服務綜合體和19個老年幸福食堂,對條件成熟的農村福利院實施“公建民營”,引入新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讓老年人享受到更高效、更精準、更優質的養老服務,全力打通農村養老服務“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