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湯鵬 秦首東)金秋十月,丹桂飄香,稻谷豐收,同時也進入秋冬播的黃金時期。近日,我縣油菜機械化直播示范活動在中峰鎮中峰觀村如火如荼進行,縣農業技術人員現場演示農機設備操作要領和安全生產注意事項,掀起了我縣秋冬農業開發新熱潮。

在現場,只見翻耕機和油菜直播一體機依次下田,在田地里來回穿梭,有序開展翻耕、播種作業。機器轟鳴中,秸稈、野草被粉碎還田,不到20分鐘,一畝農田便犁好,沉寂的土地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油菜直播機在農機手的操作下,緊隨其后完成滅茬、翻耕作畦、播種施肥以及開溝。


陳泊艇是該村的種糧大戶。過去,他家流轉的三百余畝土地,大部分地塊都只種一季水稻,秋收之后一直閑置,成為季節性撂荒的冬閑田,老陳一直為土地高效利用的問題發愁。


去年,中峰、龍壩等鄉鎮開展秋冬種油菜試點工作,在冬閑田里推廣水稻與冬油菜輪作模式,老陳躍躍欲試。今年,他一忙完稻谷的收割,便聯系鄉鎮和農業部門,準備把流轉的三百余畝地全都種上新品種油菜。我縣首次引進的油菜毯狀直播栽種農機推廣技術便選擇在他家的土地上做應用試點,老陳高興得合不攏嘴。

今年,我縣將繼續著眼穩產能、保供給、提質效、優結構、增效益的總基調,通過政策鼓勵、技術指導、結構調整等措施,綜合開發冬閑田,千方百計調動農戶的積極性,引入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參與“稻油”輪作,提高規模種植。同時,組織農技人員赴生產一線開展精準精細指導服務,提高關鍵技術到位率和覆蓋面,全面吹響秋種“集結號”,確保油菜豐產豐收。


記者從縣農業部門了解到,我縣今年秋冬種計劃種植面積36萬畝,其中油菜種植面積17.7萬畝,小麥5.1萬畝,馬鈴薯10.2萬畝,蠶豌豆3萬畝,進一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同時,待到春季油菜花開的時節,還將實現游人踏春賞油菜花的旅游經濟,推進農旅融合發展。

百花齊放會有時。在冬油菜面積持續增加、產量不斷提升的未來,我縣將油菜的多種功能探索變現為多重價值,真正實現“一地金黃一地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