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貫徹落實全省全市“新春第一會”精神?
在建成支點中如何展現竹溪擔當?
2月12日,縣委書記許慶一接受十堰日報、十堰廣播電視臺記者專訪。
“竹溪縣自覺對標對表全省全市‘新春第一會’工作部署,知重負重、敢為善為,加快把全部工作向建成支點聚焦聚力,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貢獻竹溪力量。”2月12日,竹溪縣委書記許慶一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許慶一說,竹溪縣將聚力綠色低碳發展,加快建設“一城四地”(鄂渝陜毗鄰地區節點縣城,秦巴山區森林康養旅居地、優質生態產品供給地、非遺文化傳承體驗地、南水北調水質安全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地),以“三個著力”抬升發展標桿,力爭到2026年,GDP達到170億元,工業總產值實現125億元,打造2個百億級產業集群,6個二十億級以上主導產業,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

著力打造朝氣蓬勃的經濟生態。聚力龍頭、鏈條、集群,優化產業生態,圍繞資源優勢,力爭到2026年,打造文旅康養、林下經濟2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培育綠色食品飲料、電子信息、清潔能源、低空經濟、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6個二十億級以上主導產業。加速推進十巫南高速、南北水系連通等一批重大民生項目,加快推進茶葉超級工廠、魔芋果膠生產等一批優質項目,加力推進低空經濟產業園、數字經濟產業園(二期)等一批新質生產力項目。力爭全年招引規模以上項目100個,實施重點項目280個,爭取各類項目資金45億元。依托智算中心,招引科創型、中小微企業入園孵化,推動中小微企業“智改數轉”,實施工業技改投資2.5億元,增長10%;新增高新技術企業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00家。加快十堰“聯創區”竹溪分區建設,力爭外貿進出口突破14億元,利用外資200萬美元以上。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力爭新增市場主體1萬戶以上,“四上”企業50家。

著力打造綠意盎然的自然生態。統籌推進治山、治水、治氣、治土,加快竹溪河流域綜合治理、全縣雨污分流和污水處理應急池建設,推進城鄉供水、污水處理一體化改革、智能化管理和廠網聯動,確保水質穩定達標。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統籌建筑揚塵、渣土運輸、露天焚燒等專項治理,全力推進中央投資國土綠化示范項目。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動“中國漆谷”產業園落地。加快茶葉、中藥材、山泉水等優質生態產品認證試點。提高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構建森林碳匯價值實現機制,打造優質生態產品供給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地。

著力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文生態。堅定“湖北旅游、武當突破、竹溪融入”,全力塑造“小城有戲·慢養竹溪”文旅 IP。推進龍王埡—偏頭山泛武當森林康養片區建設,爭創3個4A級、5個3A級景區。

加強非遺活化利用,加快“展會+”“演藝+”“體育+”等融合業態發展。發揮竹溪口子縣優勢,加快建設鄂渝陜毗鄰地區節點縣城。圍繞山水相依、產城共融、景城一體,推進中心城區綠道步道濱河廊道建設、城北大道綜合整治、甘露寺路(橋)延伸、老舊小區改造和燃氣管道更新,構建東部引領區、中部更新區、西部控制區“三區”空間架構。實施農貿廣場三期等15個商貿服務業項目。推動教聯體、醫共體、日間照料中心全覆蓋。持續優化引人、留人、聚人政策,構建人口集聚、產業興旺、城鎮發展良性互動機制,讓進城群眾融得進、穩得住、可持續。

以節點服務建成支點,須堅持唯實唯先,激勵擔當擔責,聚焦實戰實為。許慶一表示,竹溪縣將持續開展“江浙閩粵行”“強縣講壇”“書記局長上講臺”等活動,進一步堅定“山區小縣也能有大發展”的信心,凝聚形成“人人主動作為、事事奮發有為、處處大有可為”的良好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