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縣委書記許慶一接受十堰日報一把手談深化能力作風建設專欄專訪,圍繞“八個著力”,深度聚焦全縣能力作風建設走深走實,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竹溪實踐不斷取得新成效。
原文如下: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著力打造“一城兩地”
——訪竹溪縣委書記許慶一

縣委書記許慶一
“全市持續推動能力作風建設走深走實、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十堰篇章大會強調,要敢拼善贏、奮發有為,穩扎穩打、久久為功,以更高水平、更高標準、更高要求推動能力作風建設走深走實。竹溪將全面落實會議精神,緊密結合實際主動對標、綜合施策,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以流域綜合治理統籌四化同步發展,以能力作風之變引領縣域發展之變,著力打造鄂渝陜毗鄰地區‘一城兩地’(節點縣城、健康生活目的地、高端生態產品供給地)。”竹溪縣委書記許慶一接受十堰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武陵不夜城
許慶一說,新的一年,竹溪將聚焦重點、突破提升,在篤行實干中增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竹溪實踐的硬核實力。
著力壯大產業集群。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著力構建以文旅康養、綠色食品飲料、醫藥大健康、清潔能源為主導的“四類”綠色低碳產業集群。持續放大武陵不夜城帶動效應,接續打造沿河經濟帶。深耕高端礦泉水產業“藍海”,加快芙絲本土品牌平價水生產線建設。牢牢把握茶、藥、漆、菌等資源優勢,持續推動茶葉產業一枝獨秀、特色產業百花齊放。

芙絲礦泉水生產基地
著力守好一庫碧水。深入開展龍王河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逐步延伸擴面到22條重點支溝綜合治理,以小河清保大庫凈。全面開展城鄉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創建“五無”鄉鎮、村,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收集轉運、畜禽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做優“兩山”云平臺,推出更多綠色金融產品,推進碳匯交易、古樹名木保護、戰略儲備林建設等項目,爭創國家森林城市、全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

湖北龍湖國家濕地公園
著力夯實發展底盤。落實“五搶”要求,力爭全年引進10億元以上項目4個、億元以上項目90個,新落地規模項目80個。全面提升國企經營管理水平,設立產業投資引導基金5億元,力爭經營產值達到60億元,資產規模達到800億元。開展項目建設提升年活動,實行三色管理、賽馬比拼,掀起“新建項目抓開工、在建項目抓進度、竣工項目抓投產”熱潮。

兩館一中心
著力激發市場活力。進一步優化行政審批流程、簡化申報材料、壓縮審批時限,推行行政審批超時默認制。持續深化政銀企保對接,強力打造信用政府,持續開展市場主體“評縣直部門、評重點股室、評服務窗口”活動,讓竹溪人更愛竹溪,讓更多外地人扎根竹溪。

龍王埡茶文化旅游區
著力提升城市能級。堅持規劃先行,按照公園城市、旅游城市、開放城市的標準,分片區推進城市更新,加快推進28個老舊小區改造、城鄉污水管網一體化建設、微循環道路建設,合理布局建設一批口袋公園、體育館、城市公廁、便民攤位,讓群眾親得近水、看得見山、賞得了城,打造有溫情的縣城。發揮省際口子縣區位優勢,深化“竹平鎮巫”區域合作,把竹溪打造成鄂渝陜毗鄰地區教育、醫療、就業、旅游吸附地。

全民健身中心
著力改善生活品質。運用共同締造理念和方法,接續推進鄉村建設“六件事”,加強就業政策宣傳、崗位技能培訓和就業創業扶持,確保全年新增就業5000人以上。全面啟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創建,深化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加快推進文化場館建設,辦好群眾性體育賽事、文化活動。加強居家適老化改造,讓老年群體生活更加溫馨。

黃花溝村
著力提高治理效能。樹立底線思維,扎實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全面抓好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校園安全、食品安全、危化品安全、建筑施工安全以及森林防火、防溺水等工作。引導群眾增強防災避險意識,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浦江經驗”,用好戶戶走到、縣鄉村三級書記周一大接訪等有效工作機制,全力守護平安、護航發展。

鄂坪水庫大壩
著力提能力轉作風。堅定“山區小縣也能有大發展”的信心,樹立“邊遠但不邊緣”意識,組織開展領導干部強縣講壇、黨員干部解放思想“江浙行”活動,一線練兵強作風,轉變觀念換腦筋,拉高標桿學先進,以干部隊伍的強大活力升騰竹溪“發展氣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