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 “水廠里的事情我都能干,而且還離家這么近,我太滿意這份工作了”,9日,正在城關鎮新民村扶貧車間——竹溪縣裕湖山泉純凈水廠干活的貧困戶謝秋香對記者說到。
現年44歲的謝秋香家住新民村5組,家里共有4口人,兩個孩子上學,全家生活全靠其配偶在廣東務工的收入,家庭十分貧困。如今,謝秋香在家門口的扶貧車間上班,不僅可以照顧兩個孩子上學,每個月還有2000元的工資。

新民村是城關鎮唯一的深度貧困村,該村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發展乏力,村民除傳統種植業外,收入來源主要靠外出務工。全村298戶1121人,建檔立卡貧困對象88戶282人,其中缺技術、殘疾人、五保戶較多,脫貧難度大,是城關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中一塊最難啃的硬骨頭。
輸血不如造血,要想實現高質量脫貧,最主要的還是要靠發展產業。2018年,按照城關鎮黨委、政府統一安排,新民村積極開辦扶貧車間,幫助缺技能、年齡大、有家人需要照顧的貧困戶在家門口就近就業增收脫貧。

2018年11月,在該鎮主要領導的協調下,竹溪縣城關鎮新民村扶貧車間——竹溪縣裕湖山泉純凈水廠正式動工,2019年5月23日建成。該扶貧車間位于新民村一組,占地面積3700余平方米,廠房面積1020平方米,總投資300萬元,水源地位于合和山北麓,得益于良好的生態環境,山泉水質優良,口感清冽甘甜。扶貧車間采用了先進的精密過濾反滲透水處理設備和無菌自動灌裝生產車間,投產后,年產150-200萬桶5加侖桶裝純凈水,不僅可以滿足竹溪縣內的桶裝水消費需求,還可以輻射周邊縣鄉市場。

據了解,該扶貧車間前期流轉土地5.63畝,使5戶貧困戶年均增收2.4萬元,可帶動就業貧困人口12人,每人年均增收2.4萬元,并且通過與村委會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每年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萬元。
四年攻堅戰,舊貌換新顏。近年來,該村依托山場資源,發展絞股藍、開辦農家樂,引進豆類加工廠和純凈水扶貧車間,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就業等多方式帶動80余戶貧困戶年均增收1.5萬,村集體經濟年增收5.8萬元,昔日的深度貧困村搖身一變成為了產業發展的示范村。(黃鵬飛 廖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