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河道流淌著清澈的溪水,兩旁街道上車輛川流不息,遠處安置房整齊劃一,村民在活動廣場娛樂健身......”,走進大裕片區,似乎來到了人間勝地,新農村建設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展現。
近年來,城關鎮黨委、政府按照縣精準扶貧及加強竹房城鎮帶建設的總體目標,統籌規劃,集中建設,著力把大裕片區打造成集產業發展、村級旅游、市民休閑于一體的示范片區。片區建設涉及新民、大裕溝、燒田3個村及九里崗,建設面積約14平方公里,涉及4000多戶2萬余人,總投資約1億元。
“路寬了,燈亮了,環境美了,村民荷包鼓起來了,大裕舊貌換了新顏”,大裕溝村書記陳永文自信的說道。據介紹,大裕溝區位優勢得天獨厚,是名副其實的旅游走廊、景區通道。結合片區建設,該村新建通村路10公里、河堤游步道2公里,新安裝路燈20余盞;完成污水管網工程、生態小流域、山洪溝治理等建設項目,新建排水管1944米、防洪墻483.24立方米;配套建設了活動廣場、村級衛生室、農家書屋等基礎設施;改擴建大裕茶場1000畝,新建柿子基地200畝,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帶動60戶177人貧困戶增收;綠廊建設50畝,植樹近2萬株;組織成立了文藝宣傳隊、志愿者服務隊伍。村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得到了全面改善。
經過10分鐘的車程,來到新民村。“今年絞股藍的長勢特別好,市場價也高,在這采摘一天就可以掙70多塊錢......”附近村民顧不得多談就趕忙采摘去了。據村干部陳紅介紹,該村2017年發展了200畝絞股藍基地,今年迎來了豐收期,一年一畝地可增收6000元。與此同時,該村新建了8.9公里通村路,農戶門前道路實現全硬化;完成79戶房屋外形改造,易遷對象46戶121人全部入住安置點;村委會進行了改建,配備了活動廣場、衛生室、圖書閱覽室等;在市場主體、合作社的帶動下,50余戶貧困戶實現了增收,2017年該村順利出列。
“我們村不僅基礎設施改善了,衛生環境也發生巨大變化。現在每天都有保潔員對道路、河邊進行清理,邊邊角角都掃的很干凈,家家戶戶門前基本上都配的有垃圾桶。”村民老李說道。談起村里的變化,村民都對環境的優化贊不絕口。據了解,該村公路兩旁綠化實現全覆蓋,今年春季綠化達15畝,植樹近1萬余株,并在各區域配備了保潔員,每天都有專人檢查衛生情況。
該鎮圍繞片區建設,協調推進“物的新農村”和“人的新農村”建設,交通逐漸改善,基礎設施不斷健全,環境進一步優化,群眾生活日益豐富,滿足了廣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為該鎮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廖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