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城關鎮一場場“面對面”協商會接連開講。幸福社區聯合縣房地產服務中心舊改辦、施工方、設計方等多部門,累計召開10余次院落會,覆蓋18個小區,把改造“話語權”直接交到居民手中,打通服務民生的“最后一公里”。
協商會上,居民們圍繞居住痛點敞開心扉,房屋漏水修繕、公共設施補短板、小區環境煥新等需求被一一提出;多部門工作人員化身“聽眾”與“解答員”,一邊認真記錄居民訴求,一邊詳細講解改造范圍、設計細節,針對居民疑問逐一回應。不同于“單向告知”,現場更像是“共商共建”的議事廳——工作人員結合小區實際,與居民共同探討方案優化方向,確保改造內容精準匹配生活需求。
針對加裝電梯這一“高頻關切”,工作人員提前開展政策宣講,從申請條件、辦理流程到資金保障,用通俗語言拆解政策要點,為有需求的居民清晰指路。考慮到改造期間可能影響生活,各方還主動與居民溝通施工協調、安全防護等事項,提前制定應對預案,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對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
一場場院落會,不僅讓老舊小區改造從“政府端菜”變為“居民點單”,更搭建起多方聯動的“連心橋”。如今,改造方案更接地氣、更順民心,也為后續施工凝聚了共識與合力,讓這項民生工程真正實現“由民做主”,切實提升了居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張欣宇)











